開根號乘十

THE MERIT TIMES
文/九里安西王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文/九里安西王

「根號」在科學上有許多用途,我們在國中的數學課就學過,課堂上令許多人頭痛,但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好用。

二○二○年五月,正當新冠疫情在全球燒得風聲鶴唳,感覺上好像地球快要停止運轉,網路成了與外界聯絡的唯一管道。正躲在華府的家中遠距上班時,突然接到一位幾年前回台灣時才重新聯絡上的高中同學傳來訊息,邀我加入高中同班同學的群組。

一位細心的同學把我們當時的畢業紀念冊拍照放上群組,但是面對失散那麼多年的老同學,雖然名字都還記得,仍很難將他們一一對上當年青澀的照片,唯忘不了一個開根號乘十的故事。

當年高中聯考失常考上省立板中,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只要多一分就可以上成功高中,因為考前我根本沒有想到會落到前三志願以外,放榜後老師還專程上門建議我去查分數,不然最好重考,而我貪圖學校離家近沒有重考。

在開學第一天我加入了國術社,高二時還當國術社社長,成為武林中號稱「十絕老人」沈茂惠的入室弟子,半隻腳踏入江湖。後來李小龍爆紅,已經沉醉在武術世界的我,更是每天照三餐練拳,周末去補習班前,先到台北新公園(二二八公園)打拳,然後才到南陽街的補習班教室打瞌睡,完全忘了還有大學聯考。

還有人記得我常帶著刀劍進教室,一個老同學在群組中寫道對我的印象:「常穿白上衣燈籠褲,很像功夫很好,仗義行俠的樣子。」接續另一位同學寫道:「形容得好貼切。」

那幾年,住家附近一帶的土地不斷開發又狂蓋公寓,父親的診所生意也隨著人潮的增加,讓他常常忙到半夜關門後才有時間吃晚飯。因此,在父母的心中,還以為我仍是那個名列前茅的兒子,根本沒有時間關心我的學業。父親只說:「如果不考丙組,考上大學了也不付學費。」母親說:「如果能考上醫學系,日後你爸爸的診所就是你的。」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考丙組。

丙組是醫農相關科系,科系最少,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五,高三重新分班,考丙組的人少,只有一班,還是男女合班。許多同學也都背負著父母或家族的期待,無不埋頭苦讀準備聯考。灰色的記憶中,教室裡只有沉重的翻書聲。

然而我不但沒有停止練武,竟然又被一門「地球科學」課所吸引,那是甲丙組必修但聯考不考的課。不知道當時是中了邪,還是有某種神祕的力量牽引著我,這門課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後來,我問高中群組中的這些醫師、牙醫或學有專精的老同學們,是否還記得這門課,竟然一片沉默,他們連是否有上過這門課都不記得。

老師是一位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畢業的退伍預官,準備教一年書存些錢再出國念書。他明知聯考不考,不期待會有人專心上課,仍口沫橫飛地講解地球、太陽系、銀河、星群和宇宙的故事,許多都是我前所未聞的新知識,讓我的思緒也隨之飛到外太空。

對他們而言,這門課的每一分鐘都是浪費時間,不是打瞌睡休息或是看別的書,只有我聽得如痴如醉。每當我拿起那本薄薄的教科書時,就被內容深深地吸引而神遊太虛,從頭到尾細細讀了很多遍,腦子裡充滿了疑問和好奇。

期中考前,老師特別強調:「考題很簡單,只要翻過一遍課文,就應該可以考及格。」

可是發考卷時,老師說:「全班大都是五六十分,最差的也有四十分,其他的班只要加二十分,每個人都可以及格。只有你們班不行,因為你們班有一位同學考了九十七分,唯一可行的辦法只有開根號乘十。」

因為,三十六分開根號等於六,乘十之後剛好六十分,我的九十七分變成九十八‧五分,仍然每個人都及格,皆大歡喜。

結果當年的大學聯考,我當然落榜,三年前沒有重考高中聯考,三年後還是要重考大學,而且最終仍沒考上無聊的醫學系,沒有達成父母親的期望;不過考進輔大生物系,讓我走入更海闊天空的生命科學世界,充分滿足了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而後到美國讀書也似理所當然的結果。

人不痴狂枉少年,開根號乘十只是寂寞少年十七歲的一個小插曲。四十年多後,我依然迷戀著外太空,隨時探索新知,儘管天空還是一樣的星辰,但宇宙變大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