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壓力大 6成兒少學習疲勞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兒福聯盟昨日在記者會表示,六成國、高中生出現學習疲勞狀況。圖/胡瑞玲
【本報台北訊】一○八課綱強調通才及適性教育,但兒童福利聯盟發現,六成兒少課後要補習至晚間九時、逾九成三睡不到八小時,長期高壓又缺乏睡眠或休息情況下,有六成國、高中生出現學習疲勞狀況,呼籲家長應多關心學生身心健康並培養孩子運動習慣。學者表示,家長與老師應了解全球趨勢及業界發展,不應再用傳統思惟看待孩子教育;專家則指出,自我認同需要一段「迷惘期」,學生不需要很快決定要做什麼。

兒福聯盟昨舉辦「二○二三年台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指出近六成學生要課後補習,逾六成在補習班待到晚上九時、三成一更待到晚間十時,若加上二小時以上在家作業、自習,一整天下來,學習已逾十小時,比大人上班時間還長。

超過9成學生

睡不到8小時

調查也指出,超過九成三學生睡不到八小時,而一周運動休息時間不到一小時;此外,逾半數學生一周考試(含補習班)超過四天,其中一成五學生考試六天以上,「為考試成績而讀書」已成根深柢固學習文化,因此有近六成出現學習疲勞狀況。

兒盟組織發展處長黃韻璇表示,立意良善的一○八課綱實施四年多,反成為學生新的學習壓力來源,首要就是「製作學習歷程」,占七成六一,其次為「規畫自主學習」及生涯探索及未來志向。

開設多元選修課程、製作學習歷程等,是希望幫助學生更認識自己,但調查發現逾五成學生對升學及生涯規畫徬徨,顯然一○八課綱制定未能有效釐清學生真實需求及面臨困難,黃韻璇呼籲,主管機關應重新審視現有輔導課程及機制,投入更多輔導人力資源。

發揮空間受限

失去課綱本意

但有學生反映,家長聽到哪些活動可能有加分,就會要求孩子去參加,結果就是要參加很多活動、寫很多學習單及心得,甚至有老師會自行設計格式,讓學生發揮空間受限,失去一○八課綱意義,且學校沒有真正去培養學生素養,仍以填鴨式教育進行。

台大電機工程系教授葉丙成指出,很多家長、師長及孩子都以傳統思惟認為,必須要讀某大學或某科系才會有前途,如今少子化,各行各業都需要人,課業壓力不應該這麼大。微光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鄧善庭分析,自我認同需要一段「迷惘期」,學生不需要很快決定要做什麼,以及要如何快速達成社會期待,建議學生的紓壓應與手機脫離,才能幫助大腦真正放鬆。

教育部則回應,學生身心議題複雜且多元,除持續提供高中以下學校輔導專業諮詢,一○八課綱上路後,也已建置學生生涯輔導網,從自我探索、選課、升學管道、親子溝通與家長陪伴,提供家長與學生作為生涯規畫的參考資源,期望學生的天賦得以自由發展,適性揚才。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