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見 確保 AI 不被濫用 18 國簽署協議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英等18個國家地區26日公布1份國際協議,美國國土安全部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局長伊斯特利(Jen Easterly)形容,這是國際間首份詳載如何確保AI不致遭不肖之徒入侵,並推動企業創建「設計安全」AI系統的協定。

路透報導,這項協定有20頁,英國、德國、義大利、捷克、愛沙尼亞、波蘭、澳洲、智利、以色列及奈及利亞等簽署國同意,設計和應用AI的公司,須確保顧客及大眾免於AI濫用威脅的方式,發展與運用AI。

這份協議並不具約束力,內容大多是一般性建議,例如監督AI系統是否被濫用、保障資料免遭竄改、審查軟體供應商等。

但伊斯特利(Jen Easterly)表示,重要的是,有這麼多國家地區認同,AI系統需將安全擺在第一位,他指出:「這是我們首次確認,AI不應該只跟酷炫的特色,以及我們多快能在市場推出這些能力,或我們能如何競爭,以降低成本。」

這份協定是各國政府在形塑AI發展上,提出的一連串倡議中最新一項,儘管這些倡議具實際力量的很少,但不管是產業或整個社會,AI的影響力愈來愈有感。協定的架構處理如何防止AI技術遭駭客把持等問題,並建議企業經過適當安全檢測後,才能夠公布AI模型。

但協定並未觸及一些棘手問題,像如何適當應用AI,或如何蒐集輸入AI模型的資料數據。針對AI相關規範,歐洲的腳步比美國快,歐洲的國會議員正研擬規定,法德義最近亦達成一項應如何規範AI的協定,並支持藉由行為準則,強制自我規範。

AI已掀起一連串擔憂,包括助長詐欺行為、引發嚴重失業等《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AI雖然摧毀、但也會創造更多工作,而就業增長快的領域,可能主要圍繞人際交往能力。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2018年數據,1980年以來,個人電腦和網路興起,導致美國失去350萬個工作,與此同時,新技術創造出1900萬個新職位,估計到2030年,技術進步可能迫使全球27億勞工裡多達3.75億人改行。

LinkedIn為世界經濟論壇(WEF)進行的調查顯示,2018~2022年間成長最快的5大工作領域,幾乎全涉及人際交往能力:銷售和客戶互動、人力資源和人才招聘、行銷和傳播、合作夥伴關係和結盟,唯一例外是技術和資訊技術。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