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禁令發威? 陸App頻出包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阿里全系產品於11月12日傍晚一度故障,衝上大陸社交平台熱搜。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由於美國對中國大陸晶片禁令升級,11月中,不僅阿里巴巴宣布,暫緩分拆雲端業務計畫。而在這半個月以來,阿里、滴滴、騰訊接連發生App大規模當機,3大網路巨頭紛出現系統崩潰,引發外界的關注,美國對大陸科技封鎖的效應,是否已開始顯現,影響到網路系統正常運作及民眾生活。

美國對北京科技制裁升級下,阿里巴巴11月16日表示,「美國近期擴大限制先進計算晶片出口,給旗下雲智能集團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決定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將加大對「阿里雲」投入強度,專注「AI+雲計算」戰略,減少不確定性因素的不利影響。阿里原計畫分拆阿里雲,並於明年5月前上市。

除了阿里的雲端業務發展受阻外,近期大陸的網路巨頭系統服務頻出包,影響民眾生活甚巨,美國科技制裁的影響,再度成為媒體焦點。

滴滴App大當機

逾4.5億用戶喊苦

11月28日,在大陸擁有超過4.5億用戶的網約車業者「滴滴出行」App大當機,許多人一早搭不上車,苦嘆「全勤獎金沒了」,話題登上熱搜。其實在前一天深夜,包括上海、北京、廣州等多地滴滴用戶就發現,滴滴出行的App出現各種異常,有人被顯示「打車打到歐洲去了」。

「雙11」隔天,大陸規模最大的雲端系統「阿里雲」也發生故障。據澎湃新聞,網友實測,範圍涵蓋阿里雲、阿里雲盤、淘寶、天貓等一系列阿里系應用,部分交易系統故障。

12月3日,「騰訊視頻」也出問題。據經濟觀察網,包括吉林、河北、江蘇、上海、福建等多地,都傳出騰訊視頻突然沒有會員服務了。

河南《鄭州日報》旗下「正觀新聞」報導指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大陸類似的事件至少已發生14起。除了因訪問量、流量激增帶來的短暫崩潰外,App崩潰最常見的理由包括:系統問題、雲端產品問題、網路異常。

針對上月底系統大當機,滴滴回應,事故是「底層系統軟體」故障引起,而非網傳遭受網路攻擊。但滴滴未進一步說明,系統軟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會發生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故障。

打造健全供應鏈

強化自主研發

大陸科技網站「集微網」指出,美方升級晶片禁令,很大程度衝擊大陸企業推進AI領域發展,大陸必須打造健全供應鏈,強化自主研發以應對挑戰。

華南金創投董事、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認為,大陸網路系統崩潰可能是流量暴增、駭客攻擊,甚至是政府整頓網路言論所引起。至於晶片禁令,他表示美國已給科技大廠一年緩衝,這些大廠應有庫存。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