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保護 保存文物真實性

THE MERIT TIMES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教育推廣講座,昨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觀堂邀請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暢談「敦煌石窟保護與修復」。蘇伯民指出,文物保護不是只有修復或以新換舊,其嚴格意義,是保存文物的真實與原真性,以及所具備標準與科學化的保護方法與流程。講座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持,線上同步直播,現場近五百人聆聽。

蘇伯民表示,敦煌石窟的保護工作自一九四四年展開,如今已發展成數百人團隊,形成「壁畫保護方法流程」。包括價值評估、現狀調查、環境監測、製作材料分析、病害機理分析、修復材料及工藝篩選、制定保護修復方案、工程實施、工程施工後的監測。

自二○○○年後,敦煌保護工作主要在於預防問題,面對每年大量的觀光客也是要重要的課題,因此有「莫高窟遊客乘載量研究」。基於遊客承載量研究的莫高窟開放管理工具,其限制條件與管理依據,包括洞窟價值、安全問題、參觀面積、二氧化碳含量、訪問時間、每組遊客人數、開放時間等。建置一套莫高窟旅遊開放參觀預約和新管理模式,將遊客數量有效分類,縮短參觀時間。讓珍貴的文化遺產可以長久保存。

如常法師表示,從敦煌石窟的保護、保存、修復、研究、闡釋到展出,這個歷程中是一代一代的敦煌人。蘇伯民在莫高窟長達三十一年,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好敦煌石窟的保護與修復,維護與傳承這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化藝術,讓世人見到偉大的敦煌石窟,是敦煌石窟的「供養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