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求生 組共學聯盟混齡教學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新北市福隆國小為力行食農教育,在學校空地打造一處雞鴨舍,是學生午餐蛋料理來源。圖/王慧瑛
新北小校打造「一校就讀,多校共學」多元課程。圖為福連國小與福隆國小師生一起上沙雕課。圖/黃義書
【本報綜合報導】新北偏鄉小校打造「一校就讀,多校共學」優勢,從搶學生到採取合作,化邊緣為資源。例如福隆國小有沙雕課、澳底國小食農課、貢寮國小腳踏車課、獨木舟課等,都能讓其他校師生參與。新北市代理市長劉和然說,新北市不走裁併校策略,如何增強學生群性是重中之重,透過校際間互動、同校間混齡教學等,就是要強化學生群性,讓學生懂得團隊合作。

小校締結合作

享受多元學習

走進新北市瑞芳區鼻頭國小六年級教室,導師許惠萍上國語課走到兩名學生之間,搭配平板教學,師生沒被講台阻隔,互動緊密。小校人少互動緊密,鼻頭國小校長李延昌笑說,學生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名,競爭力難以激發。十二年前因緣際會合辦五校畢旅,發現好處多多,山不轉人轉,開啟偏鄉策略聯盟的濫觴。

小校聯盟互助模式也出現在嘉義縣、花蓮縣。嘉義縣教育處在梅山鄉仁和國小、竹崎鄉中興國小分別設立「茶山水教育資源中心」、「阿里山區學校策略聯盟教育資源中心」,統整十所國小課程、師資,提升老師備課內容,讓教案更豐富、多元,學生能透過線上教學擁有更多同儕,強化群性。

嘉義縣教育處長李美華說,嘉義縣小校多,近年推行混齡教學,體育、美術等課程全校一起上,國英數等科目牽涉學力,今年推動區域性學校策略聯盟,四、五個學校組成聯盟,老師們一起備課,教案產出後,以線上教學與實體共學方式進行。

花蓮縣玉里鎮河東地區的松浦、樂合國小等七校,一○四學年度起組成策略聯盟校群學校,松浦國小校長許傳方說,希望共同分享學校資源,幫助學生多元學習。

突破時空限制

推動數位共學

台南市仙草實驗小學建置XR數位共學中心,利用虛擬實境結合線上直播與收播技術,突破傳統時空限制,另集結九所偏鄉學校組成XR數位共學聯盟。台南市教育局以十校XR數位共學聯盟的經驗與成果,持續逐年深化推廣到全市,期許能透過這樣的互動性和沉浸式的方式,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益。

台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數位學習及元宇宙教育,協助學校申請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

仙草實小校長李志軒表示,該校5G共學基地不僅提供先進的科技媒體設施,還將牆面改造成黑板漆塗料,學生可在牆面上提出問題、挑戰思考或展示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同時也讓學生參與牆面設計和維護。

嘉義縣教育處前處長、體大主祕陳添丁觀察,偏鄉學校各有發展聯盟模式。他表示,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人物,偏鄉校長的理念,更是翻轉偏鄉「化邊緣為資源」的重要力量。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