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登月成功 全球第5國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具變形功能的月球表面探測機器人「SORA-Q」,20日搭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型探測器SLIM展開精準登月任務;圖為SORA-Q攝於2022年的資料照。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20日成為第5個登月的國家,不過探測器上的太陽能電池未能發電,只能靠內建電池撐個幾小時,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自評這次任務是「勉強及格的60分」。

歷經兩次嘗試失敗後,日本20日約零時(台灣時間19日晚11時)再挑戰精準登陸月球表面,以探尋月球起源證據,這次終於成功躋身全球第5個登月國家。

日本去年9月以三菱重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力研發的H2A火箭,發射暱稱為「月球狙擊手」的小型無人探測器SLIM,同年12月25日已進入月球軌道,力拚繼蘇聯、美國、中國大陸和印度後,達成月球軟著陸壯舉。

SLIM自20日約零時起從距離月面約15公里的高度減速下降,並於約20分鐘成功著陸,JAXA已接受其從月球發出的信號。其鎖定的降落位置距目標100公尺內,已遠比過去動輒數公里的降落範圍縮小很多。降落目標地點靠近月球赤道南側「酒海」的希奧利隕石坑,據信該坑洞表面可接觸到月球地函。

探測器像棒球大小  將精準探月

SLIM預定在降落前釋放JAXA和日本知名玩具商多美合作開發的球形探測器SORA–Q,其大小近似棒球,可用蝴蝶行進和爬行行進等方式移動,拍攝周邊環境及著陸後的SLIM,精準勘探月面。

針對目標著陸區,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諸田智克說,該處暴露的岩石對尋找月球和地球起源至關重要。JAXA曾在小行星完成精準降落,但月球重力較大、難度也較高,要使登陸器降落在遍布岩石的區域,精準操控至關重要。當局估計需時最多1個月分析SLIM是否準確「命中目標」。一旦成功,人類將來的登月任務可以邁向「任意降落」月球的模式。

至於小型無人月球探測器SLIM搭載的太陽能電池何以無法發電,JAXA研判可能跟著陸時太陽能光電板的位置,跟當初預定有所不同等有關。SLIM目前靠本身的電池運作,當局正在優先安排它向地球傳送數據。

《每日新聞》報導,SLIM的電池將在20日耗盡電力,不過,未來只要陽光能照射到太陽能光電板,太陽能電池有可能恢復運作。

《華盛頓郵報》報導,SLIM蒐集的資料,亦將提供美國太空人登月計畫「阿提米絲」使用,該計畫希望在月球建立永續據點。JAXA所長國中均說,日本已豎立重要里程碑,首相岸田文雄也祝賀登月成功。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