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重創太魯閣 開放沒有時間表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123觀看次
太魯閣國家公園多處損毀,修復遙遙無期。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花蓮大地震第4天,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多處落石坍塌,園區重創已面目全非,國家公園管理處原本公告封閉至今天,昨宣布修復期程無法預估,將持續封閉,開園沒有時間表。專家指出,修復期程可能會以年為單位,且須分階段修復,無法一次性修復。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小錐麓、得卡倫、砂卡礑等步道和景點災損嚴重。太管處副處長林忠杉說,這次強震造成的破壞可說是1986年開園以來最慘,目前連勘查災情都沒辦法,只能從救難隊伍傳回來的影像,以及向下山的山友詢問,來了解目前災況;但確定的是,因餘震不斷且仍有落石,風險還不小,必須持續封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壯瑰麗的高山、險峻絕美的峽谷景色知名,是國內外遊客青睞的景點,若長期封園,恐嚴重衝擊花蓮在地觀光產業。但太管處表示,不只砂卡礑、小錐麓、得卡倫等多條步道都嚴重受損,多條高山步道也因為山崩受損,太管處評估災情相當慘重,但還是必須等完成勘災後,才能確認修復需要的時間及經費,何時再開放還沒有時間表。

累計13死 6人仍失聯

救援工作昨進入第4天,至昨晚9時,死亡人數攀升到13人,1147傷、6失聯,特搜隊昨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重點搜救失聯6人,找到第3具遺體,確認為21歲胡姓女子,同樣受困步道的游姓男子一家5口,家屬也指認前天發現的兩具遺體,是游姓男子及11歲大女兒,游妻及8歲兒子、5歲女兒還待尋。

花蓮縣與高雄市特搜隊前天發現2具遺體位置,因遺體遭重石壓住,無法用圓鍬、十字鎬等工具徒手挖掘;昨天擴大搜尋,在兩具遺體旁約25公尺的巨石間,找到第3具遺體,根據遺留背包找出身分證,確認為胡姓女子。

除了砂卡礑步道,其他失聯的還有在和仁礦區被土石掩埋的蕭姓男子,和遲遲無法聯繫上的澳籍新加坡夫婦。昨被列入失聯名單的王姓男子,在合流綠水露營區失聯,昨取得聯繫。他說,事發前他獨自駕車到西寶找小孩,路上車輛拋錨,地震後徒步走到西寶。

中橫、下清水橋便道 搶通

台9線蘇花公路下清水橋強震後被落石擊毀,中斷宜蘭與花蓮的雙向交通,公路局用一旁舊橋施做便道搶通,昨晚6時開放小型車通行。台8線中橫公路昨天中午也搶通,公路局表示,天祥往東、西方向,今天都採3時段放行,東段往太魯閣上午10時、下午1時及3時放行,西段往大禹嶺為上午10時、下午1時及4時,夜間封閉。

此外,台水表示,全台因強震停水戶數一度超過12.2萬戶,緊急啟動跨區支援,截至昨天中午,全台僅剩花蓮富世高地區160戶停水。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