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大師一筆字(28)-1 】 世界河海奇觀 六之一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8觀看次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於澳洲東北海岸,縱貫於澳洲東北昆士蘭州外的珊瑚海,南北綿延約2600公里,是由數十億隻微小的珊瑚蟲所建構成,也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圖/昆士蘭旅遊局提供
世界河海奇觀 六之一
愛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於巴爾幹半島南部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是連接黑海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共有大小約2500個島嶼。西岸的希臘擁有大部分領海主權,一小部分屬於東岸的土耳其。依地勢而建的白色建築物形成一片白色山城,與碧海藍天相互輝映。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南極企鵝羣居為家
北極冰山鐵達遇難
冰川消失北熊危機
四海之內兄弟邦交
吉普賽人散居海洋
格陵蘭海冰山聳立
巴芬灣內獨角鯨羣
百慕達內怪異水域
波羅的海商運要道
英法海底歐洲之星
裏海面積世界最大
黑海航道絲綢之路
蔚藍琴海白色山城
地中海域強震地帶
紅海生態資源豐富
加勒比海椰風艷陽
珊瑚海上大堡礁牆
黃金海岸觀光勝地
坎貝爾港海立岩柱
約旦死海世界肚臍

生態

生態是世間上一切眾生生活的情況,山有山的生態,水有水的生態,人有人的生態,都有不同的生態。現在多少學者、專家,研究鳥類的生態、湖泊的生態、昆蟲的生態、海洋的生態。生態確實是應該要去了解,我們了解到一切眾生都是要求生存,都有求生存的本能;不過,如何讓一切眾生都能和諧共生,這才是研究生態的專家學者們應該重視的問題。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在改良自己的生態,例如居住環境的改善,生產方式的改進,乃至人我相處的和諧,社會道德的共遵等,讓人都能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關於生態,有四點意見:

一、自然生態的保護:講到生態,最重要的就是大自然的生態,因為能讓大自然的生態自然發展,充滿無限生機,舉世的眾生都能受益。反之,大自然生態受到糟蹋、破壞,緊接著而來的天災、人禍,就會層出不窮了。例如,一座山丘,一經形成,就不能濫墾濫伐,不能破壞山形山貌,否則隨之而來的土石流災難,必是難以避免。一窪湖水,在居民看來,認為不甚重要,但水分可以滋養周遭的動植物,可以讓山居的野獸有水可喝,可以讓樹木得到水分的滋潤;如果將池塘填平,鳥獸就沒有水喝,牠們遷徙到哪裡去呢?樹木得不到水分的滋潤,乾枯成為光禿的土山,難道這才是我們的財富嗎?

二、文化生態的更新:舉世雖有各地不同的文化,但是關於文化,好的要加以發揚光大,不好的就要把它革除。例如,過去一般人提到中國文化,就會聯想到皇宮太監、小腳女人、男人納妾,甚至女人可以當作豬狗一樣買賣。這種醜陋的文化,如不加以革除翻新,等於一田的稻穗禾苗,有了雜草荊棘,如不加以去除,稻穗禾苗難以成長。反之,中國成王成聖的思想,講究信義仁愛的文化,加之佛教的因果報應、三世輪迴思想,那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的文化,在在充實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所以應該不斷的加以倡導,加以更新,我們的文化才能更加發揚光大。

三、內心生態的淨化:我們的內心世界,也是人生的另一個家居,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內心,居住的是良民,還是盜賊呢?擁有的是菩提,還是煩惱呢?當然,我們內心有菩提佛性,但是貪欲的豺狼、憍慢的虎豹、多疑的狐狸、愚癡的蛆蟲,使我們內心的世界不能清淨,我們能不用佛法真理來淨化內心的世界嗎?

四、不同生態的適應:人生的過程,讀書、就業、發展,都有各種人事的生態。人經常遷徙在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裡,都要能適應,你不能適應,如何生存呢?所以,世界之大,各地的氣候不同,冷暖寒熱不一,你不能不適應不同的氣候;舉世之間,人情不同,性格不一,甚至生活差異,你不能不適應不同的環境。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適應環境是人生不能不具備的本領。

總上所說,人要在地球上長久安居,要想活出高品質的人生,就要懂得保護自然生態、更新文化生態、淨化內心生態,以及適應不同的生態。

──摘自星雲大師《人間萬事》第一冊 P.88~92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