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青年學者關注佛教文化傳承

THE MERIT TIMES
人間社記者王晶、李心苑揚州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126觀看次
2024年度(第9屆)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4月12日於揚州鑑真圖書館開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前排右2)、鑑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前排右起)、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以及來自19所高校、30位入圍學生共同出席。圖/人間社記者陳菲

【人間社記者王晶、李心苑揚州報導】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鑑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擔任學術協作的二○二四年度(第九屆)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十二日於揚州鑑真圖書館開幕,海內外三十位碩博士生及博士後於十三日至十四日分五場次逐一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以及來自十九所高校、三十位入圍者共同出席開幕式。

關注人間佛教 傳承中華文化

總計畫主持人李利安指出,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專案的總主題是關注人間佛教,傳承中華文化,參加佛教獎學金專案需要遵守政治的原則、信仰的原則、學術本位的原則。李利安叮嚀大家,在參加獎學金的過程中能虛心學習、認真聆聽、提升研究水準。

鑑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代表歡迎大家的到來,強調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建設鑑真圖書館的用意,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人間佛教研究。王雪梅表示,人間佛教青年寫作獎學金不僅僅是一個研究項目,而是一個學術共同體,願大家能收穫友誼、共同進步。夏德美教授對本屆青年學者的新想法和新思路給予肯定,強調佛教是一種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文化。妙凡法師希望大家能在與歷史的交匯中綻放出智慧和慈悲的光芒,為學術生涯帶來更多智慧資糧。

十三日至十四日的人間佛教研究項目選題論證會,由三十位碩博士生及博士後分五場次逐一報告。妙凡法師、李利安教授、王雪梅教授、夏德美教授擔任評議老師,妙圓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妙願法師、揚州鑑真圖書館堅寬法師列席旁聽。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講師李心苑及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廖文慧主持會議。

五場論證會的主要關注依次為:以佛教經典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聚焦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即人間佛教促進社會和平與和諧;星雲大師的歷史貢獻、大師思想的哲學詮釋及佛光山的團體建設;探討星雲大師思想面對現實問題的應用;佛光山海外傳播及人間佛教的藝術展現。

有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邱莉莎發表〈星雲大師對《大乘起信論》的現代詮釋〉、西北大學碩士生楊舒發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譬喻詮解──以「法華七喻」為例〉、山東大學博士生王聞文發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家庭哲學」思想鉤沉〉、西北大學碩士生吳玉成發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神聖性的感性建構──以康德情感理論為視角〉、南京大學博士生劉佳發表〈星雲大師的佛教心理學──從大師的放下理論說起〉、武漢大學博士生李程蔚發表〈交流互見與多元共生: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歐洲傳播學範式研究〉等三十人發表報告。

評議老師指導 增長學術能力  

評議過程中,評議老師對學生給予諸多鼓勵,並提出文章標題需要更加聚焦、學術綜述需要述評結合、概念使用需要更加精準、框架結構需要更加緊湊、邏輯關係需要更加嚴密、參考文獻需要符合規範等高要求。

論證會期間,妙凡法師、妙願法師、王雪梅教授、夏德美教授,與學生分別進行一小時的茶敘,並探討與會學生所提出在學術與生活中的問題。

妙凡法師期許學生將佛教研究作為個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以此來利益社會。同時,提醒大家要以虛心的態度面對師長的指導,不斷加強學術能力訓練,「學術不是爭一時,而是千秋萬世」,這樣做出的學問才能擲地有聲!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