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賀蘭硯傳承人 閆森林 心靜神安才有上乘作品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王鵬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圖/新華社
閆森林(右二)和徒弟蔣喜文(左一)為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學生講解賀蘭硯製作技藝。圖/新華社
閆森林的賀蘭硯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鵬

閆森林出生於製硯世家,祖輩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從事硯台製作。他於1973年進入銀川市賀蘭石雕刻廠,跟隨父親閆子江學習賀蘭石雕刻技藝。



巍巍賀蘭山,孕育了堅硬瑩潤的賀蘭石。賀蘭石質地均勻細密,綠紫兩色,天然交錯,叩之有聲。有詩云:「色如端石微深紫,紋似金星細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寶,磨而不磷性相宜。」寧夏賀蘭石用於製硯,被譽為「朔方瑰寶」。賀蘭硯有易發墨而不損毫、餘墨加蓋而多日不乾不霉且保持墨色的特點。二○一一年,寧夏賀蘭硯製作技藝被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祖輩從清朝開始製硯

步入銀川文化城,古色古香的建築下,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在陽光下「叮叮噹噹」,對著一塊賀蘭石精雕細琢︱︱他就是鑽研賀蘭硯雕刻技藝五十多年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閆︵音同閻︶森林。

閆森林出生於製硯世家,祖輩從清光緒年間開始從事硯台製作。他於一九七三年進入銀川市賀蘭石雕刻廠,跟隨父親閆子江學習賀蘭石雕刻技藝。賀蘭硯製作設計藝術門類多樣、工藝複雜。為創作出精美的硯台,閆森林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學習美術、書法、雕刻等知識,提高製硯技藝。閆森林說,製硯人不僅要有過硬的手上功夫,還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在雕刻時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心靜神安,才能做到潛心於精雕細琢,製作出上乘的作品。

走進閆森林的工作室,不同主題、造型各異的賀蘭硯陳列其中,方寸之間盡顯自然和藝術之美。閆森林介紹說,賀蘭石褐紫、豆綠兩色相互掩映,常伴有玉帶、雲紋、眉子、石眼、銀線等天然紋樣陪襯。一方賀蘭硯,要經歷相石選料、設計、打硯坯、初步雕刻、精細雕刻、打磨、上光等工序,才會出現在使用者的眼前。製作時要因石製硯、順其自然、發掘內涵,依據石頭的形狀、色彩,加以設計和雕刻。

閆家硯風格氣韻生動

多年來,閆森林堅持手工製硯,以俏彩雕刻為主,設計了荷塘月色、百家爭鳴等多種造型的特色賀蘭硯,在雕刻傳承中形成了古樸含蓄、氣韻生動的「閆家硯」風格。

閆森林將一生心血澆築在賀蘭硯的製作、傳承和弘揚之中。他將賀蘭硯製作技藝的課程開設到大專院校,教授更多人學習賀蘭硯雕刻技藝。

硯台凝結著雕刻的時光,濃縮著閆森林對賀蘭硯製作技藝的理解與熱愛。一方造型優美、意境悠遠的賀蘭硯散發著古樸的光澤,助力文人墨客描繪大好河山,謳歌偉大時代的美好畫卷。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