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0】隨堂開示錄 477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17 佛門百事 2-2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佛光山普賢殿一隅。圖╱慧是
佛門中四威儀裡的「臥如弓」,也稱「吉祥臥」。圖╱資料照片
地點: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圓門 
時間:1981年暑假     
為佛學院師生開示


立如松
有垂手、背手、操手的站法。穿羅漢褂可垂手或背手,著長衫時兩手垂下,若在佛殿就要放掌(操手)當胸。若著海青,則一律放掌。只要是在佛殿,無論穿著什麼衣服,除了工作之外,都要操手。
站立時必須身體正直,不可靠牆或兩腳交替站立。兩腳分開站立,腳尖約張八寸、後跟二寸,約與肩齊,分立而站;此法站久,亦不覺吃力。
臥如弓
吉祥臥,不可四仰八叉。若不能臥睡,與其伏在桌上打盹,倒不如跏趺坐一下,效果更佳。
睡覺之處,在佛教中有幾點應當遵行的:
1.房裡不可燒煮,亦不可吃東西,吃東西應到客堂或齋堂。
2.房裡不可招待客人。
3.房間裡可誦經,但不可敲法器,聲音盡量不傳到外面,以免打擾到別人。
4.燈光亦不可傳於室外。
5.出家人不可與在家人同臥、同寢。
說話的藝術
說話是一種技巧、一種藝術,我們生長在今日時代裡,所接觸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但必須一一去適應它,許多的新知識需要去吸收理解,相對地,說話亦須學習與注意。
古今中外對說話的重要性有不少至理名言。例如: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論語》云:「一言以興邦。」西方諺云:「上天給人二目、二耳、一口,要人多見、多聞而少說。」孫子亦言:「贈人益言,貴比黃金;傷人之言,惡如利刃。」因此,說話要合乎身分,要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切勿失禮,勿話多而令人討厭,或說虛妄之言而被人瞧不起,或輕言而為人所辱。說話可以估量一個人的人格、個性和知識、觀點如何,在一次談話中,就幾乎可以完全了解,因此,說話的重要,它關係一個人的前途和事業。一句讚美人的話可使多少人愉快,終生為其效命;又一句傷害人之言,使知己朋友分離,乃至變成敵人。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必須修口德為要事也,並應學習說話的目的、技巧、藝術。
(一)說話的目的:能令人感動、發生興趣,得人贊助或行動。
(二)談話能促進你和對談者之間的關係,使他覺得你是一個有理智、觀點正確的人,給他一個良好印象。
(三)參加講話或討論,是對眾人的一種義務,要有話可說,但不可說得太長而令人討厭。
(四)與人說話時,要正面視人,看對方的鼻子至胸際之間,不可以一直盯著對方的雙目,亦不可左顧右盼、望上看下,且不可拉住別人的衣袖或肘臂講話。
(五)說話要誠懇,外表坦白而率直,內心謹慎而仔細,態度保持和善寬容與殷勤的精神,在談話中不可有驕傲獨斷、自大、盛氣凌人的態度及肯定的字眼,最好使用如「當然」、「好像」等以隨和眾人,使人樂意接受。
(六)不可說諷刺人的話,所謂話裡有骨頭,那將傷害人的感情和自尊心。
(七)說話不可主觀武斷、強詞奪理,就是你所講的話,對方表示接受,但也不可滔滔不絕地講個不休,阻礙了他人發言的機會。
(八)對方的話未告一段落,不可打斷搶說,如須發言則應先請求諒恕。
(九)如兩人同時發言,應讓年長者先講,旁人相互談話中不可插嘴。
(十)不可攻訐他人短處,尤不可做破壞性的批評,也不可誇張自己的長處。
(十一)所說的話,如與對方意見相左,要機智地轉變話題,幽默地彌補爭端與破綻。
(十二)在談話中,不可有倦怠與倨傲的情態,如打呵欠,是表示不耐聽了;屢屢看錶,等於下逐客令。
(十三)與多數人在一起,不可專與一、二人講話太多,而疏忽了其他的人。
(十四)不可說或問人家難以回答之言語。
(十五)既聽過的事,又聽人講時,仍應耐心的聽,不可表示拒絕。
客堂行事
叢林寺院的客堂,如用現代政府機關來譬喻的話,相當於政府的外交部和國務卿。一個國家機關的主要性莫過於內政部與外交部,其次是國防部;由此可見,身為一個客堂師父的重要地位與責任。
叢林的客堂曾被人取笑勢利,因為來者的身分、地位不同,而有「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的分別。在寺院的四十八單職事中,讓我們來看看知客行事範圍:
(一)寺廟職權最大的是客堂。
(二)除方丈室、監院寮、學院、禪堂外,管轄的單位最多。
(三)外交、糾察、人事獎懲、統計、進出堂等皆屬客堂管理。
(四)誰犯了規矩,把他送到客堂裡面,供養香板。
(五)大雄寶殿不接受油香,唯客堂、庫房才可接受。
(六)客堂亦處理糾紛,如同警察局。
(七)大陸叢林進出不經客堂不算數,無論大小職位,進出都要向客堂的知客師說明。大和尚要出去,也須經客堂,可由侍者搶先幾步來向知客師說:「大和尚要去某地,來向知客師請假。」此時知客師會說:「不敢當,向大和尚送駕。」
(八)常住的住眾請長假,出去後不知何時才會回來,要去告假時,必須著海青、披袈裟、持具,說:「知客師父慈悲,學人請假。」如果是短期半月、一月,口頭請假即可,不須搭衣持具。
知客師的名稱:知客、知賓、照客、茶房、道人(在家的服務員,一住都是好幾十年,大都是忠誠者)。
知客師的分位:頭單、二單……六單,頭單知客大都是常住重要職事。一個好的知客師,大多是將來住持當家的人才。
庫房行事
在大陸叢林裡有一句話:「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庫房。」在大陸叢林裡有三個地方為大家所嚮往:
(一)金衣缽:親近大和尚,替大和尚管理衣缽的,即衣缽侍者。
(二)銀客堂:執行人事、外交、執法等。
(三)珍珠瑪瑙:庫房也。
庫房人事:庫房有庫房當家,但不一定要使用「當家」這個稱呼。其階位由上而下,次序是:副寺、大庫、二庫、三庫、四庫、五庫、六庫。
副寺等於今日之總務主任。大庫就是庫頭師父,但大陸叢林一個庫頭是不夠的,所以有六個。收儲處,有庫房、倉庫、寶庫。  
庫房除了當家、副寺、大庫等,還有莊主。莊主管收租,因為有些大陸叢林是國家敕建(國立),所以都有分發好多土地,而這些土地大都由寺院租給人民耕種。
庫房所管寺(事)務:
(一)儲藏道糧:蓄米至少可供給一年,油至少二年,鹽至少三年,其他儲藏之物至少要半年以上。
(二)年度預算:量入為出,備一年之需。
(三)分配單銀:叢林清眾不領單銀,以前不講錢,而以物質算之,如這人的單銀是一石米、八斗米,不像現在講一百元、二百元。
(四)發放生活必需品:如衛生紙半月十五張,若經濟好一點有二包牙粉。但在所有發放單位中,以學院為主。
(五)庫房犒賞大眾:如出坡或某人有特殊的成績時,具有鼓勵作用。
(六)營建修繕:建房子或哪裡損壞需要修理,皆屬庫房管理事務。
(七)庫房設備:
1.地點:庫房大都建於進入山門的不遠處,且與廚房相鄰。
2.設備:儲衣服、米、各種雜器,有規定的申領日期。
一個良好完整,物質豐富的庫房,加以有供養心的庫頭師,相信大眾必能專心辦道,安住身心,其功德實是難量。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