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05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29 旅行十年級 3-3 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印度朝聖團開示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印度靈鷲山說法台。 圖/妙熙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29

旅行十年級 3-3 

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印度朝聖團開示
時間:2006年10月13日
地點:印度海德拉巴 Golkonda Hote

一九六三年,我第一次來到菩提迦耶。早上六點多,天還未亮,我們就抵達大塔。進入大塔禮拜必須脫鞋子,地上又都是露水,襪子一觸地就弄髒,但是那時我絲毫沒有感到不捨,反而覺得佛地泥土都是芬芳的,都是清淨的。
到靈鷲山,即使那只是一座荒山,當我拜下去的那一刻,心裡也只有一個念頭:讓我死在這裡吧!我不要離開。我雖沒有見到佛陀,佛陀也沒為我摩頂,沒對我講話,但是我感受到佛的加持力,佛光攝受著我。
到了涅槃場,我圍繞著佛像繞佛,眼見許多人一拜之後就走了,但我卻捨不得離開。
我一直前來印度,其中也是為了這個原因。皈依就是皈投依靠,佛陀是我們的依靠,因此大家不可以嫌吃的不好、睡的不好、骯髒……
有一次我們到印度,早上三點就起床,趕搭六點的飛機,但是到了機場,卻傳來改成八點的消息。更沒料到的是,之後八點改成十一點,十一點改下午三點,三點改六點,六點改晚上十一點,最後卻宣布今天沒有飛機了。那座小小的機場,沒有冷氣,也沒有幾張椅子,大家就坐在地上,焦急如焚地等待,各個都快要發脾氣了。
為了安撫大家的心情,我就講《釋迦牟尼佛傳》,大家聽了都感到很歡喜。所以,「佛」是很迷人的,不過你心中也要有佛,光和光要互相感應,道和道也要互相交流,不然我們花這麼多錢到印度受苦做什麼?好比那些喜歡爬山的人,明知爬山很辛苦,甚至會丟失生命,卻還是要爬;沒有爬山的體驗,不知道爬山的樂趣。所以有時候,「苦」也是學佛的增上緣。
十年級,中國大陸。大陸有許多佛教名山,到那裡旅行的人都是「白天逛廟,晚上睡覺」。如果中國大陸沒有四大名山,沒有那些佛教聖地,還有什麼好玩?所以說「天下名山僧占多」。
我出生在江蘇,過去就知道有浙江天童寺、阿育王寺、雪竇寺、七塔寺,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今年有因緣到浙江,這些寺院終於都去朝禮了。要上天童寺、阿育王寺,不是千步就能走到的,真是要爬上去的。其實我可以不要去,因為上去也只是看到一棟樓房、一尊佛像,但是我卻非得要上去不可;不到黃河心不死呀。
大家到聖地、到中國大陸,都要帶著朝聖的心,才會有感應。佛法在虔誠中求,在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佛法。
來到聖地,有人向你們要東西,不可以給,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生活貧窮,看到那麼多大施主來,會很高興。但是你給了一個人,另外幾十個就一擁而上,會把你壓死的!所以大家只有狠下心不給;布施也要有智慧。再說,給過東西之後,那許多小孩不會馬上離開,繞一圈之後又會回來要第二次、第三次。即便你是坐在汽車裡,他也會跟著你的汽車跑,不放你走。車輪無情,會壓死人的,所以我們不要製造麻煩,要給就統一給。
大家看到妙如法師領導的印度佛學院學生了嗎?另外,還有一個孤兒院,也是他一個人承擔,包括這一次皈依活動,都是由他安排。無論多少人皈依,一個人也好,十萬、二十萬人也好,一切隨緣。
明天是十月十四日,五十年前的這一天,有一位首陀羅出身的安貝卡博士,他擁有英國、美國的雙重博士學位,是印度獨立後第一位司法部長。他推動佛教復興,倡導種族平等,可惜最後卻被人暗殺了。他帶領賤民皈依佛教,一次是一百萬人,一次是五十萬人,相繼又有三十萬人、二十萬人……我想如果再給他幾年生命,印度佛教會改觀。
現在印度的憲法就是安貝卡博士制定的,他和甘地、尼赫魯,同樣是印度偉大的人物,但因為他是首陀羅,所以印度人不喜歡提他。明天舉辦的皈依典禮,就是為了紀念安貝卡博士逝世五十年。
五十年前我在台灣,曾為安貝卡博士寫過新聞、發表過文章,所以才有這些因緣。雖然五十年後,今年我已經宣布封人,我可以不來,在家很好,不必坐八個小時的飛機到海德拉巴。但是我為什麼還是要來?是不忍心;我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大家要發心,發心雖然辛苦,但是從辛苦裡能得到安慰,得到自在,得到歡喜。我不知道各位如何尋找快樂、幸福、歡喜,但是發心所受的苦,確實是苦得有價值,苦得有意義。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