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51億 打造太空國家隊

THE MERIT TIMES
本報新竹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獵風者」衛星,預計下半年升空。圖為月前「獵風者」組裝完成記者會,現場展示一比一模型。圖/林俊良
【本報新竹訊】總統蔡英文昨天表示,為把握太空商機,政府規劃第三期太空計畫,預計十年內投入新台幣二百五十一億元,透過產學合作打造強韌太空產業國家隊;她也指出,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將於今年下半年升空,象徵台灣在技術領域更上一層樓。

國家太空中心

改為行政法人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一日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成為國科會轄下新設的法人機構,昨天舉辦揭牌典禮,蔡英文總統出席並發表致詞。

蔡總統表示,這幾年來,從福衛五號到七號,台灣自主研製衛星實力不斷提升,去年台灣第一座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落腳屏東,第一枚台灣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預計今年下半年升空,代表台灣在太空產業發展與設計、製造能力更上一層樓。

蔡總統表示,國家太空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是推動太空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的里程碑,能提供更有彈性的制度與環境,讓發展太空產業的能量更完備,為太空產業打造更完善的練兵場,也讓台灣廠商取得更完整的飛行履歷,獲得國際認可。

據悉,政府希望保留極少數持股。

全台七百地點

實驗衛星接收器

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受到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星鏈」(Starlink)低軌衛星服務在俄烏戰爭扮演活躍角色的啟發,台灣當局正與國內外投資人商談募資,幫助打造自家的衛星通訊供應商,以加強抵禦可能來自中國大陸的進犯。

FT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指出,台灣正與好幾位國內外投資人進行初步協商,包括矽谷創投業者Draper Associates,為這項計畫籌措資金,TASA也希望分拆出現有的衛星部門。

Draper Associates是SpaceX和特斯拉的早期投資人之一,拒絕評論。

報導指出,台灣希望建立能在中國大陸攻擊下,維持運算的通訊基礎設施,這個構想是其中一環。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說:「我們觀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以及星鏈如何持續被非常成功地使用。」

唐鳳表示,國家太空中心的規畫服務要開始營運,可能需要「好幾年」,同時數位發展部也正在全台七百個地點實驗非同步軌道衛星接收器,以確保在戰爭或天災發生時的頻寬。

儘管政府力挺,部分業界人士仍對台灣低軌衛星公司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前景,抱持懷疑態度。目前低軌衛星通訊市場是由唯一具發射能力的衛星通訊供應商SpaceX主導,還有數十家新創爭奪資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