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開蘭第一人──吳沙

THE MERIT TIMES
文/鄧榮坤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型式古樸、保存完好的吳沙故居。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微雨的午後抵達吳沙故居,斜風細雨的洗禮,讓我更接近久遠前那一段開墾宜蘭的悲歡。

蘭陽平原自漢人進墾後,歷經無數先民胼手胝足,始有今日之繁榮樣貌。翻閱台灣近代歷史,吳沙不僅為開發宜蘭的重要功臣之一,且被譽為「開蘭第一人」。

吳沙,福建漳州人,出生於清雍正九年,父親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民間青草醫生。吳沙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醫術、認識青草之療效,由於精於醫術且性情開朗、樂於助人,頗得當地士紳愛戴。乾隆三十八年,已屆中年的吳沙攜妻帶子漂洋渡海來到台灣,後移居北部的三貂嶺,再從三貂嶺翻山越嶺走了一天路程抵達噶瑪蘭,即今之宜蘭。

吳沙居住在三貂嶺時,招募一批佃民上山伐木燒炭,也在荒埔開墾農田,並從事貿易,購買色布、紅糖、菸絲,運到番社賣給番民,換回土產或特產,銷往淡水、諸羅、彰化等地。由於吳沙與土番間的交易,誠實無欺,獲得番民的信任,因而聲名遠播。當時,許多到台灣討生活的漳、泉移民去找吳沙,他就贈與大米一斗、斧頭一柄,叫他們進山伐木抽籐,自給自足,慕名前來投靠他的人也因此愈來愈多。

早期的宜蘭,乃未開墾的一片荒野。吳沙率漳、泉、粵三籍漢人,歷經千辛萬苦抵達烏石港後,築土圍、開荒造田,開墾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初始與噶瑪蘭人時有爭端,後來因天花蔓延,吳沙按照漳浦民間醫治天花的處方,送草藥給番社治病,救活了幾百人。噶瑪蘭人對此心存感激,漢番得以和平相處,也奠定了宜蘭開發的基礎。

吳沙故居,坐落於宜蘭縣礁溪鄉北門巷三十九號,建築格局為傳統三合院,正身面寬五間,左右護龍面寬三間,建築型態古樸,保存完好。聚落初建時,在房舍四周種植了竹林,如今走進故居,寫著「開蘭始祖」、「吳沙故居」的黃色燈籠,掛在「功開蘭城第一人,名垂竹帛無雙士」對聯兩側的屋簷下,迎風搖曳,緩緩傾訴著那段逐漸被人遺忘的歲月滄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