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最可怕的詐騙集團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46觀看次
台灣變成一個詐騙案頻傳的島嶼,這名聲已傳遍全世界。特別是跨國的人口詐騙與凌虐致死,更成為國際新聞焦點。政府宣告要成立打詐國家隊,撥下十幾億經費,但它的成效有多大呢?轉眼就破功了。誠品網路書店的資訊外洩,導致境外詐騙集團都可以直接打電話來台灣,向尋購書者詐騙,即可見一斑。

如果要防制詐騙,該如何下手呢?我們認為詐騙可分為可防制部分與難以防制部分。加以區分,才能使打詐有效。

事實上,詐騙的流程,可分幾個部分:第一步,即最重要的,是取得消費者的資料。電話、手機、LINE帳號、微信等。這是初步資訊。進一步是個資,如身分證號碼、戶籍地址、消費習慣等。如果只有電話、手機,能詐騙的是利用接電話者的糊塗與善意,例如謊稱是朋友用新電話,裝朋友的聲音要來借錢;或假冒小孩子的聲音,稱被綁架了,孩子在他手中;或對中南部農村的老人家下手,謊稱台北的孩子需要錢等等。總之,這是針對人性的弱點。詐騙集團料必知道大部分人不會上當。但它想利用的是那百分之一恰恰好碰上的人,例如孫子真的在台北工作的農村祖父母,聲音又有點像,那麼僅這一次詐騙成功,就值回其成本了。這便是詐騙集團打的算盤。在這一方面政府能做的是加強宣導。

更進一級的詐騙則是利用更詳細的個資,如運用消費者曾使用過的網購資料,騙稱消費有問題,要退費,或有一筆消費超額,或銀行帳號即將被封鎖等。這種詐騙是最容易讓人上當的。因為詐騙來電會核對的身分證字號、地址都是真的,消費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信以為真,容易上當。

這個部分,其實正是個資外洩的嚴重問題。政府能做的,即是強化網路安全,避免網路訊息被盜用、盜賣。這些恰恰是數位發展部該做的事,也是政府可動用全面網路資源與警力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重點。唯難堪的是,最近網路被盜頻傳,不僅所有公民個資在網路上成批的賣,連誠品網路書店也中招,詐騙頻頻。這已不是誠品網路安全有責,實則政府更難辭其咎。

最難防治的詐騙,卻是一種共犯結構型的詐欺,那就是如im.B集團的吸金案。它利用人性希望安全賺取小利的心理,號稱可運用投資套利,發給高利息,再以吸入的金錢做為滾動資金,不斷給出利息。此即「龐氏騙局」。最可怕的是,他們利用吸來的金錢,經營政商關係,與現任的高官、部長、政壇大老等,以政治獻金,應酬交際,合影炫耀,讓尋常百姓以為他們政商關係良好,信用有保證,於是信任上當。im.B集團的吸金據說超過五十億,而合影、合作者,據稱有林佳龍、鄭文燦,以及有「台獨國母」之稱的陳郁秀的基金會等。

以如此雄厚的人脈去吸金,那些相信「人脈可以變錢脈」(而且也真的奏效)的小市民,如何可能不上當?這些官員難道不是詐騙集團的共犯結構?這才是最厲害的政商詐騙集團。政府要花大錢打詐,豈不是「做賊喊抓賊」嗎!

詐騙有不同的層次。我們小老百姓最該防的,恰恰是打著高端政商關係的詐騙集團。那是動輒幾十億起跳的。請看緊荷包,不要被政治話術給騙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