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3部會打詐失靈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虛擬貨幣、電子支付等詐團最新洗錢工具,NCC、數位部、金管會都稱無法可管,檢警抓到人也沒轍。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全台去年詐騙贓款逾60億創歷史新高,詐騙升級為國安問題,蔡政府去年成立跨部會「打詐國家隊」,今年5月宣稱升級為「1.5版」、還成立「打詐辦公室」,卻被第一線執法的檢察官具名指稱是「國家級詐騙」。日前一場打詐研討會上,多位基層檢察官直接點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和數位發展部,是打詐國家隊淪為國家級詐騙的3大戰犯。

黑莓、預付卡濫發

成危及國安漏洞

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表示,以漫遊門號為例,每一張濫發的黑莓卡、預付卡,都是追查的「斷點」,不只可用來從事電信詐騙、毒品交易,更可能用來國安滲透;但執法機關多次提出警示,主管機關卻遲無回應,這已經不只是政府治理失能,也可能是危及國安的漏洞。

去年7月間,蔡政府因詐騙集團猖獗,民怨沸騰,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宣布成立打詐國家隊;今年5月,現任院長陳建仁再宣布將投入13億預算打詐。顯見詐騙集團未見收斂,基層檢察官指出,許多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是加劇詐騙問題在國內持續蔓延的一大關鍵。

其中,金融業務主管機關金管會,成為檢察官點名的頭號對象,無論是人頭帳戶、虛擬帳戶、網路銀行、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或虛擬貨幣交易商,無一不與金管會有關,卻欠缺前端行政監管。

法務部檢察司主任檢察官林彥鈞表示,人頭帳戶提供者高達1/4為再犯,卻始終不見金融機構建立警示帳戶的過篩機制。

主管數位通訊的NCC,因為未管制電信業者浮濫出售門號,造成人頭預付卡門號、第二類電信所申辦的大量人頭企業門號橫行,讓詐騙集團能輕易通過手機門號驗證,經由電支等新興數位金融服務從事犯罪。

雲林地檢署檢察官黃薇潔更揭露,今年1到3月大陸來台觀光人數僅2萬9000多人,國內五大電信業者提供大陸來台人士漫遊門號卻逾百萬隻;今年1到5月,5大電信境外門號數合計更高達有875萬5044隻,當中差額去向和用途,檢方已查獲遭詐團使用的案例,卻不見NCC有任何行政檢查,甚至告訴檢方無法可管。

數位部更是基層檢察官眼中的狀況外部會,對於第三方支付、虛擬貨幣個人幣商的監管,只會踢皮球而毫無作為,有檢察官批,簡直是與金管會聯手縱容犯罪。

籲數位部

第三方支付採特許制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表示,人頭帳戶和門號是所有詐騙案件的基礎,人頭帳戶加上門號認證,才會衍生出後面的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和個人幣商,惟有金管會對人頭帳戶建立黑名單及限制開戶、電子支付強化驗證、納管個人幣商,NCC強化人頭門號查驗,數位部對第三方支付採特許制,透過源頭行政監管,切斷詐團犯罪工具,打詐國家隊才不會淪為笑話。

金管會表示,對於電子支付與第三方支付,已分別針對假門號冒名、虛擬帳號等問題,要求銀行公會協調全體銀行進行改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