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檢測 取消屈膝仰臥起坐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中小學生體適能檢測行之二十年,考量屈膝仰臥起坐若受測者核心肌力不足,恐對脊柱有不良影響,教育部研議以仰臥卷腹取代;另考量天候影響施測,心肺耐力增加可在室內量測的漸速耐力折返跑,作為「跑走」以外的第二選擇,預計一一三學年度(明年八月一日)起實施。

體適能檢測方法包含屈膝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跑走女生八百與男生一千六百公尺等項目。教育部近日預告《國民體適能檢測實施辦法》修正案,其中十歲以上未滿二十三歲檢測項目,將屈膝仰臥起坐,修正為動作安全性較高的仰臥捲腹;另考量天候影響,心肺耐力新增可在室內量測的漸速耐力折返跑,作為「跑走」以外的第二選擇,讓教學現場可依環境、天候選擇施測。

提升身體素質 應思考如何訓練

為建立新式體適能測驗全國性常模,體育署前年起入校施測,苗栗縣照南國中有部分班級被選定試行,該校體育老師郭彥成表示,此改變讓體能較弱勢的學生能獲得較好成果,測驗過程也不會太有壓力。

據了解,體育署在徵詢意見時,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何立安曾以專家身分出席,他主張「體適能」是不合理存在;他認為,整套制度應砍掉重練,不該為檢測而檢測,何況現行檢測指標都有代表性問題,例如柔軟度不是各部位愈軟愈好,立定跳遠爆發力也取決於天生,跑走早淪為檢測比賽意願,應回頭思考如何藉由訓練手段提升身體素質,不該本末倒置。

台北市內湖國中體育教師黃國銘表示,樂見調整測驗方式,老師也較好施作;台北市中正高中體育教師李世雷表示,跑走項目目標是要跑完,導致學生經常出現不能再跑卻持續跑、走的狀態,新增折返跑選項,能避免心肺適能、低血糖、無氧閾值無法滿足等問題,相對安全。

檢測不是練習  須循序漸進調整

全國各級學校每年七月前要上傳體適能數據,不少學校多安排在春、夏之際測驗,以避免天氣冷熱巨變,或遇到梅雨季;儘管檢測天氣宜人,但仰臥起坐、跑走,仍是學生眼中「痛苦指數」非常高的檢測項目,跑到嘔吐、做到拉傷案例不少,集體跑走更成為學生競賽指標。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系主任林靜萍表示,檢測只是了解身體狀況的手段,不該把檢測當成是練習,事前就要有練習,若平常都沒有練習,直接檢測當然會不舒服。

台北市仁愛國中體育教師李宏盈表示,檢測前二周會向學生預告,讓他們心裡有底,就他觀察,學生最怕跑走項目;苗栗縣照南國中體育老師郭彥成說,體適能的測驗目的是掌握、調整學生體能狀態,他習慣在測驗前三周開始安排相關練習,循序漸進讓學生做調整。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