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丹助修復衣物、實現零廢棄物願景 荷蘭打造循環城市 難民功不可沒

THE MERIT TIMES
編譯/韋士塔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史威克勒創辦聯合維修中心,協助推動循環城市目標。圖/網路
聯合維修中心為客戶修補衣物,促進循環經濟。 圖/網路
阿姆斯特丹的聯合維修中心,聘僱難民為客戶修復衣物。圖/網路
巴勒斯坦難民朗奇,在聯合維修中心修復衣物。 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荷蘭重視環境保育,近年推動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不遺餘力,該國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循環城市(circular city)之一;值得關注的是,在阿姆斯特丹轉型過程,難民功不可沒。

阿姆斯特丹正在多個領域尋求實現循環城市願景,包括使用在地的再生能源、打造完善的基礎建設及交通運輸以實現零排放、零汙染,建造可儲存雨水及回收廢水的系統,維護生態多樣性,提升文化多元性與包容性,創造在地經濟與就業機會,重複利用各種物品,完善分類廢棄物,提高回收率,並協助創新的廢棄物加工產業以實現零廢棄物目標。

在減少衣物廢棄物方面,阿姆斯特丹的表現相當傑出。在市政府及戶外服裝品牌Patagonia的協助下,一家稱為「聯合維修中心」(United Repair Centre)的衣物修繕公司已在2022年底成立,負責為客戶修補撕裂、破損衣物,避免這些衣物被直接扔棄。

除了促進循環經濟,聯合維修中心另一個特點,是在此工作的員工全是移民或難民。聯合維修中心的創辦人,是來自巴西的史威克勒(Thami Schweichler),他說,這家公司是營利型的社會企業,兼具循環經濟及社會安全等作用;公司聘僱的員工,都是所謂的「新來者」(newcomer)。

在聯合維修中心任職,今年50歲的巴勒斯坦難民朗奇(Ramzi),就是正在為阿姆斯特丹轉型循環城市做出貢獻的新來者。朗奇流亡巴基斯坦、敘利亞,在大馬士革從事裁縫工作,專門為年輕女性縫製衣物,但敘利亞爆發內戰,致使朗奇的生活無以為繼,最終逃難來到阿姆斯特丹。

朗奇如今在聯合維修中心修復各式各樣的服裝,他表示:「我喜歡這種多樣性,每件需要修復的衣物都不同,讓工作很有趣。更重要的是,我有5個孩子,這份工作解決了我的居住與食物問題。」

在聯合維修中心工作的員工多數來自敘利亞,也有來自烏克蘭、俄羅斯及中國大陸的難民;部分員工原本就擁有縫紉技能,即使是生手,公司也願意提供在職培訓;不僅如此,聯合維修中心也準備在2023年10月起與當地的技術學院合作,開辦認證培訓課程,幫助參加培訓者在聯合維修中心或其他社會企業找到工作。

史威克勒指出,聯合維修中心不僅為難民提供生活所需收入,更重要的是協助他們適應來到荷蘭的各項問題,包括語言學習、住房補助及法律諮詢。

史威克勒指出,聯合維修中心目前聘僱20名員工,每年的修復物件為2.5萬件,他的目標是5年內把員工人數增加為150人,每年的維修衣物數量達到30萬件。他表示:「這種社會企業有市場、有需求,能幫助完善社會安全網,增加就業機會,還能促進循環經濟,前景非常樂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