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 6年首見負成長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全球終端需求疲弱,連帶影響廠商投資意願,今年我國民間投資規模應可撐住5兆元,卻將是近6年來首度負成長。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指出,全球景氣2022年第4季開始趨緩,需求疲弱,廠商投資步調放慢是必然,加上去年基期墊高,廠商也需要進行調節,目前預估今年全年民間投資負2.49%,且4季都呈現負成長,若從規模值觀察,預估今年民間投資5.26兆元,僅次於去年的5.29兆元,高過前年的4.80兆元。

全球景氣低迷 投資放緩

蔡鈺泰指出,我國民間投資自2004年起就有2兆元水準,僅2009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掉到2兆元以下,2015年超過3兆元,2021、2022年受惠疫情宅經濟發燒,民間投資規模衝高突破4兆元和5兆元,「拉長趨勢看,我國民間投資規模還是很不錯,廠商還是有一定投資,雖然全球景氣低迷,但企業沒有收手那麼快,只是放慢」。

中央研究院表示,下半年全球經濟景氣充斥各種不確性,將抑制企業投資需求,考量物價及高基期因素,預估今年全年民間投資年減2.80%。中華經濟研究院也認為,由於全球景氣趨緩、升息等因素,廠商投資轉趨審慎保守,投資意願降低,加上比較基期影響,預估今年全年民間投資年減1.36%,對經濟成長呈現負貢獻。

台灣經濟研究院指出,2023年3月起半導體及資本設備進口金額已連4個月衰退,累計今年上半年半導體及資本設備進口年減分別為13%與10%,加上製造業與房市景氣趨緩,廠房與住宅建置需求下滑,亦不利營建工程投資成長,預估今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負2.00%,較前次預測時下修1.68個百分點。

財經學者:Q4有機會轉正

財經學者普遍認為,庫存結束、出口轉好、訂單增加,廠商就會開始考慮投資準備衝刺,預估最快今年第4季民間投資有機會轉正,現階段對廠商來講壓力還是滿大。且去年第4季景氣急轉直下,在基期因素下,從數據上看今年第4季是有機會回溫,但國際情勢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此外,市場期待AI能帶來新需求,但政大金融學系教授殷乃平卻沒有那麼樂觀。他說,這些新需求並未全面性的變成市場爆發性的需求,也就是說AI這部分的成長,對高科技產業廠商來說,還沒有構成推動整個市場的力量,「這股力量還不夠強,而其他部分則有點飽和,整個電子業市場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樂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