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情惡化 貧窮感擴大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近10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年年成長,2021年經濟成長率甚至高達6.53%,但民眾的貧窮感卻愈來愈深。從行政院主計總處的3個薪資指標可發現,無論是個人所得差距、經常性薪資占比、勞務報酬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自2016年以來持續惡化,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財經學者表示,台灣應加大力道發展如科技業這類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高值化產業愈多,國人高薪的機會就愈大。勞動學者則建議透過如工會、ESG指標等外在制衡力量,讓企業薪資透明化,且須留意薪資M型化不僅存在不同產業間,同一公司高階主管和基層員工的薪資所得,同樣存在分配不均。

主計總處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受僱人員的報酬占GDP比重,降至43.03%,為史上最低紀錄;而營業盈餘占比36.53%,卻是歷年新高。其中受雇者勞動報酬占GDP比重,可視為勞工從經濟大餅中分得多少,比例愈高,表示勞工分得愈多。

此外,主計總處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依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5組,2022年最高20%家庭每戶和最低20%家庭每戶所得差距6.15倍,自2016年蔡總統執政以來,該指數已從6.08倍擴增至6.15倍,增加0.07倍。

另一個指標則是從受僱員工的勞動報酬結構去觀察。根據主計總處發布的2022年事業人力雇用狀況,受薪階級每月經常性薪資占比,從2016年的68.5%下滑到66.3%;非經常性薪資占比則從17.6%上升到19.9%。如此的薪資結構變化,也愈來愈不利於受薪階級。

專家建議  產業高值化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建議,台灣宜多發展高值化,且是面對全球市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若勞動市場這樣的產業愈多,國人平均薪資提高的可能性就會愈大,一旦勞動力多流到這些有競爭力的產業,雖然可能會造成其他產業勞動供給減少,但如果勞動需求固定,這些產業的薪資也會跟著必須提升。因此,讓台灣有競爭力的產業能有更好的發展,自然會帶動整體薪資的成長。

高階基層員工 薪資透明化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指出,經常性薪資占比逐年下降,主要是企業為了規避法定勞動成本,所做的結構調整,美其名是鼓勵員工,表現好一點就多一點績效獎金,其實是資方將企業經營的風險,轉嫁給勞工。

辛炳隆建議主管機關,宜規定上市櫃企業定期發布公司內部高階主管和基層員工的薪資倍數,將助薪資透明化。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