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師父,您在哪裡?

THE MERIT TIMES
文/豆豆姐姐(上海廣播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文/豆豆姐姐(上海廣播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回望星雲大師遠行的這段時日,手機朋友圈幾乎被刷屏(洗版),滿滿的都是追思與不捨,很多人摘錄大師「人間佛教」中那些平實又啟迪智慧的法語,他們當中大多不是佛光人,有的也不是佛教信徒,但都是那樣的懷念、敬仰、愛戴、親近大師他老人家。



在〈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大師說:「我沒有什麼個人物質上的分配……只有人間佛教供你們學習,只有道場供你們護持。」說到道場,我生活的城市上海,有星雲文教館,何等幸運啊!在開館之際結緣這裡。對於我和家人,上海星雲文教館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個場館本身。這裡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心安住的地方。而在這裡結識的人,無論法師、常住,義工,甚至每次迎來送往的新舊朋友,都好像是自己生命中最親的人。大師遠行,法身常在,在我心裡,各地的一間間道場,更是大師的一顆顆舍利。

大學畢業由於從事電視節目主持人這個職業的關係,我在那個屬於電視的跨世紀時代,很快在上海地區家喻戶曉,也因為持續二十多年在螢幕上建立良好公眾形象與公信力,獲得了多項政府及行業內榮譽。如今很多成年人會說:「豆豆姐姐,我是看你節目長大的!」聽到這樣的表達我都深深感慨,一路走來,只有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即便在最耀眼的時刻,童年陰影也始終揮之不去。



生活總會在某一時刻為你打開一扇窗。

2012年5月1日,錢文忠教授邀請我一起去宜興大覺寺,他說:「帶你去見了不起的星雲大師!」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是第一屆素食博覽會,當時作為「信仰小白」的心態是:和星雲大師合影,然後買買買之旅。在素食博覽會場逛到南京雨花精舍的展位,我是南京人,看到佛光山在南京有分院很是親切,就這樣結緣了雨花精舍監寺妙霖法師和本中,她們是我成為佛光人的接引菩薩。所以大師一直說:「辦活動不是目的,是為了給人因緣啊!」

再次見到星雲大師,抽了一張〈人生108事〉卡片,大師說:「讀出來。」我大聲讀著:「忍耐就是力量、就是智慧、就是心量。」讀完,淚流滿面。

大師悠悠地說:「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應該不應該、對與錯、好與壞,一切都是互相依存的。一個人的成就,常常都是從辛苦、委屈、忍耐、受苦中,點滴積累而成。人,大多數喜歡嘗甜頭,不喜歡吃苦。其實,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雜陳。吃苦就是吃補啊!」

聽完,我整個人一直有些恍惚,感覺身體內在某些東西被打散了、分解了,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對大師、對佛光山與佛光人,深深的思念中。

沒過多久,宜興大覺寺的妙海法師邀請我去做個講座,沒多想就去了,記得當時在台上,覺得所見皆是佛光人,好親切啊!我問在座的師兄師姐哪裡人,幾乎都異口同聲說「宜興人」,我說,我也算是宜興人了,因為奶奶是宜興人……說著說著就哭了,講了些什麼不大記得了。只是滿滿的感恩,尤其感恩奶奶,如果不是因為她,我不會對宜興這個地方有這麼深的觸動。

那天,台上台下都流了好多眼淚,我忽然感受到,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在內心的某個角落,期待你能看到他,能跟他擁抱,告訴他「一切都會過去的」。人生如夢,而那個真正的、恆定的,那顆平常心,永遠都在,永遠陪著你。



那次之後,心裡的一塊冰開始融化。2014年底,結緣星雲文教館住持滿蓮法師,從此我的人生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平台。

滿蓮法師總能讀懂我的心,總是知道我需要什麼。當時她要求我讀大師的著作,並且要朗讀錄音。於是在幾個月內我一口氣朗讀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迷悟之間》、《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佛法真義》、《百年佛緣》等。每天大聲地讀啊讀、錄啊錄,哭啊哭、笑啊笑,讀得廢寢忘食、讀得酣暢歡喜,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不捨得錯過大師書裡的每一個字,有時一天不知不覺朗讀了15個小時,一點也不累,反而法喜充滿,就好像大師在通過我的聲線與我同在,好歡喜啊!大師的書,從不談玄說妙,容易讀、容易懂、記得住、會去做。還願意向家人朋友複述分享。

比如,讀到大師剛出家受戒時,戒師問「誰讓你來的?」這個故事,聯想自己小時候的遭遇,真是又哭又笑。「有理是訓練、無理是磨練」、「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原來,我童年在奶奶家的那些年就像寺院啊,很多該歷練的,很小就經歷了,很多道理在那時就內化了。想到大師一路走來也是這樣:心甘情願、永不退票、隨緣人生、有情有義、皆大歡喜、有佛法就有辦法。

修行的路上,依師很重要,同樣的話,有證量的師父說,對你的衝擊是不一樣的。從此,童年傷痛轉為逆增上緣的資糧,想到那些苦痛不是悲傷,反而是充滿感恩與信心,化作向上的力量,更化作對他人苦痛感同身受的心量。



從滿蓮法師手中接過「三好兒童」班主任聘書的那一刻,對自己的觸動、進步與影響是不可思議的。佛光山的法師們都是人間佛教的踐行者,三好兒童班課程「生命教育」的設置:主題課程、收腿靜心、互動手作、點心時間、出坡勞作,最後回向感恩。一期生命的節奏也是這樣,宣導中道的生活,是養成健康心靈與良好習慣的開始,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健康樂觀的人文道德情懷。

有一年佛誕節,滿蓮法師讓我恭讀大師的詩作〈佛陀,您在哪裡〉,大師寫道:



終於《金剛經》給了我消息,

您是無形無相,

您是在宇宙大化之中。

原來,

您已經走進了我的心裡。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一滴水要想不乾涸,就是要融入大海。我感覺自己這顆小水滴,不敢說已融入了大海,但至少我知道大海在哪裡。它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身邊,事實上啊,我們這顆小水滴始終就在大海中,只是你看到浪花與泡沫,卻從沒有認出那就是大海本身啊,那就是你的家,生活本身就是你的家。就是大師說的人間佛教,就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就是太虛大師說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完成了,才能與佛相應。



11年前值遇星雲大師,在上海星雲文教館服務至今8年,脫胎換骨般重生的感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不僅僅是大師的點化,佛光山的法師與師姑言傳身教,這裡的師兄師姐、小隊輔弟弟妹妹,乃至兒童班的孩子們,在我看來都像是大師的分身。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服務奉獻,三好、四給,踐行著人間佛教的真諦。

今晚,仰望星空,問一聲:「師父,您在哪裡?」

您早已安住在每個人的心中。

奉行人間佛教,

師父啊,我們都是您的分身!



弟子 重智(豆豆)

2023年3月15日於上海綠谷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