訣別大師 此去已是星雲

THE MERIT TIMES
文/宓雄(中國大陸上海藝術家)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作者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為佛光山宜蘭蘭陽別院大殿繪製壁畫《佛菩薩赴會圖》。壁畫以大殿中的佛像為中心,佛陀講經說法、眾菩薩海會雲集的盛況,藉此呈現出人間佛教的理念。圖/莊美昭
文/宓雄(中國大陸上海藝術家)

2023年2月13日,星雲大師圓寂讚頌典禮暨圓寂荼毘大典於台灣高雄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天還未亮,各地信眾已紛紛前往佛光山集結,送大師最後一程。

送別 最後一面

2月5日,星雲大師圓寂消息傳來的當下,台北正下起小雨,陣陣涼風吹動雨水拍打在窗子上,此刻我心裡也正在生起一場狂風暴雨。

忽而相隔,萬般無奈。放下手邊工作,我立即驅車去見大師最後一面。

走過停車場長長的牆壁,大師曾在這裡跟我說,牆上可以畫中國四大石窟和世界佛教聖地;走過朝山步道,大師曾指著屋頂對我說這裡可以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讓信眾一來就感知這是一個參學的地方;走過覺華園往靈山勝境的地方,大師要我設計不同風格的佛堂,便於讓信徒回家可以自己布置修行做功課,後來這些佛堂還到世界各地進行了展銷;走過信徒聚會掛單的麻竹園,大師曾覺得這裡的舞台背景壁畫太舊,讓我重新繪製。

每往上走一步,只覺步伐愈來愈沉重……到了傳燈樓,回想起大師當年揚手一揮跟我比劃說,這裡將來是接待重要貴賓的行政辦公樓。

以前都是開心歡喜要去見大師,今天卻只有萬分悲痛,一位在修行、藝術、事業路上不斷指點我成長的師父永遠離我而去了。頂禮膜拜後,我靜靜坐著好久好久,與師父相處的一幕又一幕浮現眼前,那一刻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到底為大師做了什麼,又為眾生做了什麼?

一幅畫和一塊金手表

1989年3月,受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邀請,大師第一次率領500多人組成的訪問團回到大陸,當時上海佛教協會贈送給星雲大師的禮物之一,正是我精心繪製的一幅千手千眼觀音。

隨後星雲大師讓徒弟拿出一塊閃亮的金手表回送給我,並且跟我說:「要好好用藝術與大家結緣。」

就這樣,一次見面,一句話,一份禮物,開啟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佛光之旅,也與星雲大師結下了持續34年之久的半生法緣。

用藝術追隨人間佛教

1992年,我帶著趙樸老的囑託輾轉來到台灣,登入佛光山拜會星雲大師。再次見到我,大師開心的擺擺手讓我近身坐下,事無巨細的關切我的近況。

跟大師匯報完我的情況後,我又向大師轉述趙樸老的關照,詢問大師是否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大師沉默片刻,跟我訴起年邁的母親還在大陸,希望能夠接到台灣照顧。心知大師的掛念,當晚我立即致電趙樸老,將此事告知。經過眾人長期溝通努力,1994年,星雲大師的母親終於被接到美國。

後來我再去佛光山,大師鼓勵我要多去畫水陸畫。他總是如此,因材施教,看到每個弟子不同發展的可能性,給每個弟子去施展才華的機會。

2001年,在大師指示下,我承接了大師在宜蘭創辦最早的道場──蘭陽別院大雄寶殿的空間設計和主題壁畫創作。後來,不管是雲居樓、禪堂,還是傳燈樓,每個地方修建我都會與設計師一起開會討論,聽大師站在草坡上指著遠方說這裡要做什麼、那裡要做什麼。時間久了我才明白,其實大師心中一直有堅定的信念,只要對眾生好,他都會堅持去做。

在大覺寺建設的時候,大師命我去蹲點設計,他要我安心只做一件事,也希望我能替他把多年來對寺廟設計上的原則和堅守傳承下去。當時我隨口問大師:「師父,您修了那麼多寺廟,那您到底喜歡什麼呢?」

沒想到大師開口讓人意外:「我啊,最喜歡籃球。」後來佛光山真的舉辦了籃球比賽,大師跟我說,他還想邀請姚明來佛光山打球,當時我在大師眼中看到一種童真,一種活力。

用大智慧轉化生命的平和

星雲大師歷經戰亂,他一生都在致力推動兩岸交流,他也希望我不僅僅要在藝術上有所成就,更要肩負起青年一代的責任,為兩岸佛教發展多做點事情。

2005年,我策劃執行第三屆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邀請星雲大師到大陸一行,這也是大師首次到普陀山做文化交流。

2006年,我又擔任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總策劃,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國際性佛教大會,舉世矚目。大師告訴我這才是對兩岸、對佛教發展最好的做法。

此刻回想,與大師相識半生,他一直在給予我信心,給我的人生開啟了很多可能性,他也用一種大智慧,轉化為我生命的平和。

從人間佛教到數位佛光

大師曾說,佛教講究人心,在弘法上當然也講究現代化,才能符合人心。

在疫情期間,為確保大眾健康暨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佛光山改以在線雲端浴佛慶祝佛誕節,我就與網龍網絡公司佛教事業部一同推出「雲端浴佛」,成為佛光山開山來首次推出的全球在線活動。

從「雲端浴佛」到佛光山科技長廊、互動大屏,再到2022年10月推出的第一個生命教育元宇宙──「佛光雲宇宙」,我與佛光山都期望能借助數字化方式讓人間佛教傳播世界,讓更多人追隨星雲大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發展的腳步而前進。

此生訣別,必乘願再來

而今,故人已去,與大師此生訣別,他一生寫照,誠如他自撰之詩偈: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

平安幸福照五洲。



星雲大師雖了脫塵緣,捨報西歸,但大師對我們的恩德和教導,永存心間!

祈願星雲大師高預海會,蓮登上品,不捨眾生,乘願再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