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

THE MERIT TIMES
文/斯碧瑤(《美洲時報》社長、國際佛光會南美洲聯誼會主任委員)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星雲大師於1992年4月首次法駕巴西,當面親筆題贈書法〈般若正覺〉與作者。
2016年10月9日,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大會前夕,星雲大師於佛光山傳燈樓會見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洪慈和伉儷(左起)、巴西柯吉亞市副市長Almir Rodrigues、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Miguel律師、南美洲聯誼會主任委員斯碧瑤。 (2016.10.9) 圖/斯碧瑤提供
文/斯碧瑤(《美洲時報》社長、國際佛光會南美洲聯誼會主任委員)

巴西時間2023年2月5日上午,我收到台灣傳來的新聞告知:台灣時間2月6日下午五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圓寂了。我一時不敢相信,但大師已高齡九十七歲,這一天遲早是要來臨的,往事歷歷不禁湧上心頭。

星雲大師於1992年4月、9月及2003年10月,三次前來巴西弘法,並指導佛光山如來寺建寺和落成開光,每次都在巴西停留近一星期。前二次因如來寺籌備工作剛開始,信眾不多,我們少數幾位,乃有幸天天聆聽大師教誨,日日相處,師徒情深。後來多次返台,大師也都特地約見,殷殷垂詢。

機場迎迓初相見

星雲大師是於1992年4月23日首次踏上南美洲之土地,當時我在《美洲時報》擔任採訪主任,奉袁方老社長之命,負責全程採訪星雲大師在巴西所有之行程。採訪前,我都會事先做功課,以避免出錯。那次,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研讀佛教和星雲大師。

猶記,4月23日已是巴西的仲秋,清晨涼風颯颯,五點多,我即出門前往聖保羅瓜路柳國際機場。三點二十分,星雲大師在駐聖保羅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周國瑞處長、時任巴西華僑工商協會會長的五伯斯子林先生、副會長張勝凱先生,及觀音寺建寺委員會理事長許疊先生等協助下,順利出關。

只見身高逾一百八十公分、英挺偉岸的星雲大師,笑容滿面的走了出來,近十位弟子隨行在後,清一色的淺咖啡長衫僧服、僧鞋,甚是壯觀。我們十多人在大廳佇立熱情歡迎。

三十一年前,早已名聞國際的星雲大師,十分善體人意、和藹可親,毫無架子地與大家合影留念。隨後,我們開車前往星雲大師一行下榻的靜心精舍,也就是後來的如來寺。

靜心精舍位於聖保羅市郊的Cotia市,主人是張勝凱先生、張陳淑麗女士賢伉儷,占地逾一萬平方公尺,建築設計優雅,綠樹掩映,花木扶疏,小徑蜿蜒,游泳池、網球場、亭榭樓閣一應俱全。

次日上午,五伯斯子林先生向星雲大師提及:他在里約有一棟房子,想捐給大師作寺院。這時,張勝凱居士也表示,願將靜心精舍獻給佛光山僧團,作為佛光山在南美洲弘法佈教之道場。

超薦法會現奇蹟

25日星期六下午,星雲大師慈悲地於聖保羅自由區的弘道院,主持了一場歷時四個多小時的「中峰三時繫念法會」超薦亡靈。

當天下午豔陽高照,我進入了已站滿了人的弘道院,說也奇怪,法會開始,星雲大師帶領大眾誦經不久,屋外即狂風大作,下起傾盆大雨,老舊的屋頂好似要被掀掉了,屋內四處都在漏雨。後來老信徒告知,做這種超薦亡靈的大法會時,孤魂聽到召請,都會趕來應供聽經、享用美食。之後,如來寺每年農曆7月做此法會時,連續十年,也都是萬里無雲的晴空,忽然會下起雨來。

那天,我第一次接觸佛經,當大師慈悲的誦經聲,聲聲入耳時,也不知為什麼,我開始痛哭流涕,左邊的五伯遞給我的面紙,根本不夠用,右邊的張勝凱居士也遞來手帕,十分狼狽的我,久久不能自已,好似聽到了父親熟悉的召喚,自然而然地皈依了星雲大師。

大師賜我法名普霖,並從腕上取下一串深紅色的念珠送給我,至今三十一年,我仍帶在腕上或身上。大師並當面題寫了一張書法〈般若正覺〉贈予我,「般若」是梵文智慧的意思,令我欣喜萬分。智慧的境界,要比聰明高出許多,聰明不一定會用在做好事上,所以星雲大師期許我要修智慧。

覺誠法師秉師志

那次大師離開巴西前,留下了覺誠法師駐錫如來寺,接引有緣人,並以巴西為據點,展開了人間佛教在南美弘揚的艱巨任務。

兩個星期後,5月16日應大師之邀,我前往美國洛杉磯,參加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來自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佛光人齊聚一堂。承大師看重,推舉我擔任第一屆南美洲聯誼委員會主任委員,之後2015年至今,再度承擔第六、七屆之主任委員。

1992年9月18日,目光遠大果決的星雲大師再度蒞臨巴西,購置了如來寺左後方十萬平方公尺之土地,即是現在如來寺的後山公園。

之後十一年內,星雲大師雖未再履及巴西,但仍親自運籌帷幄,經常在電話中指導覺誠法師,並於1999年遴派擅長建築的妙遠法師到巴西來,協助覺誠法師興建如來寺。

2003年10月5日,佛光山巴西如來寺完成了辛苦的建寺任務,正式落成,大師親臨主持開光儀式。如來寺經過十一年的慈悲度眾,廣結善緣,開光當天,冠蓋雲集,總統魯拉親發賀電,聖保羅州長奧克明(現為副總統)、Cotia市長等政要則親臨道賀,把如來寺擠得水泄不通。亦有許多人自南美各地趕來,為一睹星雲大師的慈顏,及參加這一時千載、難遭難遇之盛會。

救災召見予鼓勵

2009年8月8日,台灣南部發生莫拉克風災,巴西僑胞經慈善基金會發起,募得捐款67萬5000美元,李瓊玉和我自願代表巴西慈善基金會及僑社,自費返台,為了安全,在佛光山高雄總本山掛單借宿,由僑委會專人陪同,在佛光義工的支援下,親赴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災區,按受災戶名冊,共發放了2200萬新台幣的慰問金。

當我們抵達佛光山的晚上,晚餐後,時任國際佛光會祕書長的慧傳法師打電話通知我,星雲大師八點要接見我們。瓊玉和我趕緊整理了一下,就從朝山會舘前往傳燈樓。

我們才剛在沙發上坐下,星雲大師從房間走出來,遠遠的就說:斯小姐,妳胖了!我說:師父您的眼睛不是不太好嗎 ? 大師笑著說 :可是我看得到你的形狀變胖了!星雲大師因糖尿病導致視力衰退,但他仍然樂觀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星雲大師鼓勵瓊玉和我,盡力幫助災民是對的。

點滴之恩湧泉報

最後一次蒙星雲大師召見,是2016年10月9日上午,在佛光山高雄總本山的傳燈樓,星雲大師單獨接見為參加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提早一天抵達的Cotia副市長Almir、Miguel律師、洪慈和、洪呂麗月和我五位巴西弟子。那也是星雲大師這一生最後一次單獨與我們談話。

那天,星雲大師先和我們五人握手打招呼,當他握到我的手時,記憶絕佳的大師,非常清楚地對我提起第一次到巴西時,我的五伯斯子林、張勝凱大師兄,及劉學琳、洪慈和等,他感謝大家對巴西如來寺的護持,對於曾幫助過他、扶持過他的人,大師都銘記於心。受人點滴之恩,必湧泉以報,是有情有義的大師做人之原則,所以護持他的人愈來愈多。

那天,我一見到大師就開始淚流不止,那時,他的眼睛幾乎看不見,腿已不良於行,但整整半小時,他都神情自若的與我們交談,我淚如雨下,不停拭淚,眼睛都哭腫了。最後大師和我們一一握別,那天大師的手很熱,他感覺到我在哭泣,握著我的手久久不放。

三個星期後,在巴西得知星雲大師中風了!我才瞭解,其實10月9日見面時,如父親般的大師已知道,那將是這一生,最後一次與我們近距離談話,他在向我們道別!

從第一次見到星雲大師,就知道大師有他心通的能力,因為多次談話時,我心中所想的,他立刻就能說出來,但他從不炫耀這特殊的能力。

為了佛教盡形壽

三天後,10月12日上午,在國際佛光會2016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的開幕典禮上,創會會長星雲大師坐在輪椅上,由侍者把他推到舞台中央。年長者都知道,老人家的腿沒有力量,坐久了,最困難的就是站起來那一刻,但大師仍努力撐著起身,向大家問好,現場來自全球的二千五百位佛光人沸騰了,大家熱淚盈眶,掌聲持續良久。

那年的大會主題是「共識與開放」,包括對人間佛教要有共識、佛教的門戶要開放等。當晚,星雲大師繼續在如來殿大會堂,與大眾細談「共識與開放」,對弟子們耳提面命。國際佛光會創會至今,每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的主題,都傳達了星雲大師要弟子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三好、四給等做人處事之理念。

星雲大師這一生貢獻卓越,為佛教和社會,奉獻了他一生的心力,令人十分敬佩與感動!

對宗教,星雲大師一生努力促進各宗教間的融和與交流。三十年前,第一屆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他所定的大會主題就是「歡喜與融和」。

對社會,星雲大師在全球建立逾三百個道場,大力推動三好、四給觀念,改變社會風氣,引導向善。

對佛教,二千五百多年來,自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佛教卓越的高僧大德層出不窮,但能把佛教思想傳遍全世界的,星雲大師是第一人。因為他注重教育,高瞻遠矚,竭盡所能,自己節衣縮食,培養近二千位優秀弟子到世界各地三百多個道場,為佛教拓荒,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他用企業家的精神宏揚佛教,盡形壽,為佛教!

盼來生再結法緣

星雲大師前後三次法駕巴西,都為我留下了墨寶及期許:1992年4月題下〈般若正覺〉;9月除了為外子陳鴻華題字〈融和歡喜〉,並用原子筆為我寫下「佛教是給人歡喜」; 2003年則再以「慈悲,沒有敵人」來鼓勵我。

師恩深重,不斷諄諄教誨 !

星雲大師曾在他的日記中寫下: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



星雲大師發願:來生還要做慈悲度眾的和尚 ! 他告訴弟子: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



我敬愛的師父──星雲大師,盼來生再結法緣 !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