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人間行者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文/星雲大師

月西法師,俗姓高,民國浙江人。十一歲從蘇州定光寺靜安出家,十四歲於廈門閩南佛學院就讀,當時太虛大師為院長,月西深受「人生佛教」理念的影響,一生護教安眾,行解並重,實是推動人間佛教不可多得的法將。

出家後,他在浙江一帶弘化,闡揚淨土,於金仙寺任職監院期間,八年抗戰開打,金仙寺成為我方游擊隊駐地,月西不僅給予抗日軍種種的方便及支援,並冒險掩護抗日志士。勝利後,月西擔任延慶寺監院,後又擔任《寧波日報》副刊《慧日旬刊》主編,大力鼓吹佛教新思想。

一九四九年,大陸政權易手,由共產黨領政,下令所有僧人必須參與勞動,月西於是領導寧波市僧尼進行生產自救,又創辦了佛教織布廠、佛教縫紉廠,以解決僧侶的日常生活問題。

一九六六年,開始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動亂,寧波市所有的僧人,全被驅離寺院,年輕僧尼有的還俗,年長或無處可去者,則集中到七塔寺。雖然又再度面臨了佛教存亡的關頭,但是月西秉持著委曲求全、相忍為教的精神,興辦紙盒廠及服裝廠,讓僧尼能夠自食其力,自身並親力親為,以做表率。

一九七九年,月西以六十六歲高齡,率眾修建在文革中被破壞嚴重的七塔寺。歷經十年的辛勞,終於復興了此一千年古剎,後來並擔任七塔寺方丈,使得七塔寺從此恢復了昔日的昌盛與興隆。



釋初參曰:月西堪稱為佛教的護法長城,行人所不敢行,做人所不敢做,深入社會,擁抱苦難的群眾,可說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文革期間,佛教雖然遭逢法難,但是他不隨俗流轉,以其慈心悲願,克服逆境,設廠安僧;不僅修建了殘破的古剎,使其由破落走向繁榮昌盛,更頂住東南佛教的一片天,實是難能可貴。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