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百萬人興學的意義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百萬人興學功德碑牆位於佛光大學內,上面刻滿了助學芳名,綿延近一公里。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文/星雲大師

佛教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宗教,自古以來,叢林寺院就如學校,是供給十方學生進修的地方……只是辦大學需要很多的錢,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辦到,因此我就想效法「武訓興學」的精神,以托鉢的功德善款來辦學。不過並不容易,因為籌建大學,動輒就要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於是我又想到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結合一百萬人,每個人每月出資一百塊錢,成為興學委員,大家共同來建大學。

百萬人興學委員前後要出資三年,就可成為大學的建校委員。有人認為,每個月出一百元很麻煩,乾脆一次繳清。但這種捐款方式我不認同,因為我想讓大家每個月都惦記著要出一百元,不忘自己是一個大學建校委員,讓他把關心教育養成習慣。

所以「百萬人興學」運動一發起,就有很多人響應支持,這種發心,雖是小小一百元的布施,可是助人、利人,幫助國家社會培育人才,參與興學運動的發心,從中助長自己的力量,也增加未來人生的福德與善緣。如同佛經裡記載,一顆小小的尼拘陀樹種子,埋到土裡以後,沒有幾年,就能開花結果千千萬萬,覆蓋的面積很寬廣,可以庇蔭很多人。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佛法真義》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我願做一個教育的小兵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