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心境】學習溝通

THE MERIT TIMES
文/金魚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文/金魚

前些日子,與大學好友小惠相聚,許久未見的兩人,話匣子一開如雀躍麻雀般,嘰嘰喳喳聊個不停,正當我訴說最近與同事溝通時,對方冷淡態度讓我心情大受影響時,小惠突然說:「這些年,我覺得很多事情,對方的反應都不是針對自己,其實不用花這麼大力氣鑽牛角尖。」我怔了片刻,似懂非懂。

當晚,想著小惠說的話,我不禁納悶:「為何我會如此在意別人的反應呢?」再次思索,發現缺乏自信的我,不知何時,已養成將他人的態度與回應,當成自己信心指標的習慣,當反應正向就信心大增、勇往直前;反之則失望懊惱、裹足難行,最後甚至發生因過度揣測對方心情,導致溝通失敗的窘境。

察覺問題後,我開始練習將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觀察所思所言,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當自己的知己。未過多久,當我得知將參加一場涉及人員懲處會議時,備感壓力,但轉念一想,何不效法「將佛法修行落實生活」精神,遂將心念放回會議,逐項條列相關事項,藉此更專注會議議題,不會過度在意他人態度和語氣,最終會議順利完成,人也輕鬆許多。

漸漸覺得,其實人人都有壓力,只是每個人的抗壓性不盡相同,當出現讓我又愛又恨的人事物時,很有可能都是當下因緣如此,沒有對錯,況且,此路不通必有其他路,何苦一直撞南牆,溝通失敗,換條路走罷了,實在無需過度反應,或苦苦攀緣,無窮無盡內耗自己。

我在想,溝通若能一帆風順,那大概就不是溝通了。或許可將溝通當成閱讀一篇文章,在可行情況下試著慢慢讀、慢慢理解,再慢慢讀、再慢慢理解,培養鑑賞能力,適時溫故知新,相信我終能以平順之心看待溝通。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