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環長上任三大政策 彭啟明:碳費制度要找蘿蔔誘因

THE MERIT TIMES
吳亭頤
字級
收藏文章
143觀看次
環境部今日舉辦「彭啟明部長與記者有約-談環境部業務展望」記者會。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新任環境部長彭啟明上工首日召開「彭啟明部長與記者有約-談環境部業務展望」記者會,並針對上任三大重點政策進行說明,包含加速碳費法制作業、改善空氣品質及精進環評審查措施;他提到,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未來將推動適用於台灣的蘿蔔政策。

彭啟明上任期間將推動三大重點政策,包含加速進行碳費法制作業、空品標準再檢討、環評審查精進措施;各界關注的協和電廠四接議題,目前研議增聘專家學者參與審查;此外,環部預定6月預告太陽光電應環評標準,並於12月底前發布。

彭啟明指出,賴清德總統欲推動淨零轉型五大策略,包含啟動第二次能源轉型,建構智慧共享綠能戰略;推動數位與綠色產業雙軸轉型;形塑淨零永續綠生活;政府作為淨零轉型強而有力的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另與內閣提出綠色成長戰略,包含綠色金融(與財政部合作)、淨零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與數位發展部合作)、綠色醫療(與衛生福利部合作)、能源轉型(與經濟部、台電合作)、增加碳匯。

彭啟明上任後即面臨碳費徵收的挑戰,他認為,台灣推動減碳是用碳費當棍子,但沒有紅蘿蔔,強調落實目標要另找出路,美國的租稅抵減、日本發行氣候債券是值得參考的例子,未來要想出辦法讓棍子及紅蘿蔔一起發揮效用,推動適用於台灣的蘿蔔政策。

環境部於今年4月29日預告加嚴空氣品質標準後,但各界呼籲環部再加嚴標準,關於此事,彭啟明笑說:「上任後承受空汙界對我的期許,未來會跟大氣環境司司長張順欽持續討論,著手再檢討如何分階段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空品標準,有難度,但會盡力去做。」

近期第三階段離岸風電環評審查常有風場重疊問題,為不造成行政資源浪費,環境部今年初與經濟部溝通,提出2階段初審新措施,並納入對環境保護及監測更高標準的檢測表。

針對協和電廠四接議題,彭啟明表示,目前台電申請延展至今年7月31日,針對各界關注的議題,包含海洋生態、操船安全、港埠營運等,將邀請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推薦上述領域專家學者各1人,總計增聘6人擔任專案小組初審的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另外,為落實公民參與,支持或反對的民眾、團體均可依規定報名旁聽初審會議,並依規定人數於會議上陳述意見,提供環委參考。

環部擬預告太陽光電應環評標準,彭啟明指出,考量位於「特定敏感區域」或「大規模」設置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已引起國內高度爭議,目前研議修正太陽光電的環評認定標準,除現有規定位於重要濕地者應辦理環評外,擬再增加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敏感區位,今年5月10日已與相關部會及地方環保局研商討論獲得初步共識,預計6月底前預告、12月底前發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