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6】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37 初建佛光山的理念6-6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佛光山大佛城。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文/星雲大師

提問五:大師,您五十六年來遇到很多的困難,可不可以舉一個最困難的例子,您用什麼方法應付這個困難?第二個問題是您的身體現在好嗎?



實在講,我沒有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你們問我的問題,你們的問題不容易回答。至於我這個身體,你不問,我也不知道,你問我了,我就來回想、自我檢查一下。

一個出家人不能把身體忘記,但也不能太執著,不然不能好好修行,會有掛礙。所以我沒去想這個身體,沒想就不掛礙,就很快樂。因為看到身體有病了,它就不死,像很多有病的人不死,為什麼?因為有病了,他會想與病為友,會照顧它。有時候也很難講,一看身體沒有病,過了二、三天又生病了,所以身體好、不好,真是很難講。最好是健康時,好好愛護它,有病了,也好好關心它、照顧它,即使死亡,也是很自然的事。

生命不死 循環無限

佛教對人生的看法,人生是不死的、是無限的,好像時辰鐘,從一到二、三……十一、十二,又再回頭;汽車老舊要報銷,報銷不是不好,再換一部新的,身體也是一樣,老朽了再換一個身體;生命又好比一個茶杯,打破了,你叫它恢復,不可能,但是流到桌上、地毯上的水,卻不會因此而減少。所以,佛教對生死的看法就如同搬家,從這裡搬到那裡,是很歡喜、很好的事情。

香港有個風俗,只要人家搬家,就會祝賀「喬遷之喜」。人死了,不就是搬家、是喬遷之喜嗎?問題是你搬到哪裡去呢?你的資本夠不夠?你的功德有多少?你的緣分能讓你搬到哪裡去?我本來是不管這個身體的,不過給你這麼一問,現在想起來,還是有掛念。

有一個醫生替我看病,想問我又難出口,後來他問了:「你們出家人怕死嗎?」咦!他問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回答怕死,他會笑我沒有用的出家人;我如果說不怕死,這又太矯情了吧!螞蟻都怕死,為什麼人不怕死呢?不過他既然問我,我總要有回答,我說:「死不很怕,怕痛啊!」(眾笑)因為死了就等於睡著,一死百了,那不要緊啊!可是痛是有極限的,我痛得受不了,英雄就變成狗熊了。喊啊!叫啊!那很難看的,所以我也在想,所謂「善終」,人生若能無疾而終、不苦而去,是很自在的事。

道德為主 制度領導

我今年七十八歲,但是我的身分證是八十三歲,這將來也是一個懸疑案件,究竟是八十三還是七十八?不過你們都聽我做過證明,我是七十八歲。一個七十八歲的老人,你說好,不會好啊!一部老車,怎麼會好呢?性能必定很差。我過去也想把眼珠、腎臟做器官移植,捐獻給人,甚至我也立了簽字書,但是它一直還不死,不死,這些東西慢慢地就腐爛、壞了,再給人家,人家也不要。關於生命,最好就是隨緣,不要太去想它,想了就是一種執著,「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我們也是一樣,有緣就常住世,無緣就回家。



提問六:請問大師,佛光山這麼成功、這麼偉大,不知道未來會遇到的挑戰是什麼?



必定是跟自己內部的挑戰,不過現在佛光山內部沒有問題。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滅亡,都是國家本身出了問題;一個人不正派,即使人家不來打你,你也會倒。所以,佛光山能以道德、信仰作中心,以制度來領導就不會倒閉。但是未來的事,世間無常,不可能沒有變化,有變化的就是一點人事問題,制度不同、理念不同,就會分組、分派,是非、人我,未來也會有,不過告訴各位,現在很平安,但以後我不知道。

以人為本 平安幸福

提問七:請問大師,禪宗對您的管理宗教經驗有什麼影響?您人生中的什麼經驗,讓您注重人間佛教的推廣?



佛光山是一個八宗兼弘的道場,雖然我自己是出身禪門的臨濟宗,應該說是臨濟宗的弟子,但是我平常不講這句話。在我們這裡有禪堂、念佛堂、有各種宗派的研究學習、行門、解門的修持。至於第二個問題,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如果沒有人,那要佛教做什麼?再說,佛陀說教是對人說,沒有對畜生說、沒有對鬼說、也沒有對天人說,完全是對人說的,這不就是人間佛教嗎?我認為人間佛教就是幸福的佛教,就是平安的佛教,就是和諧的佛教。因此,我現在替人間佛教做註解: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就是人間佛教。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