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何去何從?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94觀看次
住此閒房又一年, 嶺雲溪月伴枯禪; 明朝欲下岩前路, 又向何山石上眠? ──日本.永源寂室 圖/佛光緣美術館
文/星雲大師

住此閒房又一年,

嶺雲溪月伴枯禪;

明朝欲下岩前路,

又向何山石上眠?

──日本.永源寂室

人,是由身和心組合起來的。身體就如房子,心就住在身體的裡面;當身體壞了,心就得另覓新居。那麼,會搬到什麼地方去呢?如果生前修了善業功德,人天的福報都是去處;如果生前罪業太多,墮落惡道則難免。這就好像世間上的人,經濟條件愈好,搬家的能力就愈強,不管高樓華廈、庭園水榭,都任他來居住。

可是如果經濟條件差,那就很難順心如意,只能寄人籬下,或者是住在克難的陋室了。要知道,身體不是我們永久安住的金剛不壞地,只要一病或一死,時時都要準備搬家,不是隨善業投善生,就是依惡業墮罪塵。

這首詩偈表達了禪者自己對人生的感嘆。

「住此閒房又一年」,是說藉著我這個身體來存活,一年又過去了。

「嶺雲溪月伴枯禪」,山嶺白雲、溪邊月色,陪伴著我修習禪法。

「明朝欲下岩前路」,明天我就要離開這裡了,這一生宛如驚夢忽醒,也快結束了。

「又向何山石上眠」,生命結束後,又要向什麼地方安住呢?

像溈山靈祐禪師他就發願:百年之後,到山下尋常百姓家,做一頭水牯牛,為眾生服務。由於他對生命的方向分明,了然於心,而且能坦然承受,故不畏懼生死的來臨。

我們的人生,常常有兩大疑團籠罩在心頭,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何去何從,完全要看自己平常如何為生命準備資糧。一切都基於因緣,緣生則聚,緣滅則散,要懂得把握當下,及時努力!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