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偈 善護口業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文/星雲大師

善護口過,

不說人短,

若人呵責,

自省己行。

──《大方等大集經》

這四句偈,主要是告訴我們善護口業的重要。

修行要修身、修口、修心,尤其修口相當不容易。口,如同無底深坑、無底深海,即使日食三餐,吃得再多也永遠填不滿;口也容易造惡業,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張口經常造很多罪業,不是諷刺別人、毀謗他人,就是不經意地讓人難過傷心。

其實,在各種修行當中,口可以造惡業,也可以為我們積聚善業福德。例如說好話不必花錢,什麼好話呢?說幾句慈悲的話、讚美的話,說幾句功德好話,不但不會蝕本,反而可以為我們賺到很多的善緣。佛經記載,過去有一位沙彌,因為常說好話讚歎他人,久而久之,一開口就是滿口芬芳,大家都稱他「香口沙彌」。所以有一句話說「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但人往往因為愚癡,對於這麼輕而易舉的功德善行,卻不容易做到。

「善護口過」,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這張口,不能讓它有過失。在佛教裡,有的人為了減少口業,以禁語為修行。但是口中不說話還不夠,比手畫腳還是說話;口不說,用手寫字表達,也還是說話。因此,口中不說話只是消極的作法,要能夠心不動念,才算是真正的禁語。

古德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一個人到處說長道短,難道可以不用負責任嗎?尤其現代科技發達,有錄影、錄音,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公諸於世。很多人因為說了一句閒話,多年的交情難以挽回;一句話說得不得體,不但得罪了人,也妨礙自己一生的前途。甚至嚴重者,有所謂「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一句善言,能讓國家人民上下同心,興盛有治;一句阿諛奉承的進言,也有可能將國家帶向衰敗滅亡。一句話對人的影響,往往超乎想像,出言吐語豈能不審慎思量呢?因此要善護口舌,不可輕率妄言。

「若人呵責,自省己行」,假如有人呵斥我們、怨怪我們,要自我反省,有過則改;若是被人誤會,受到呵責,就當成消災免難。

《大方等大集經》的這段偈頌,提醒我們口業難修,因此不可輕易說人長短,必須時時善護口業。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