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1】隨堂開示錄 531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33 佛學是生命之學 3-2 第六屆國際傑出青年英文禪學營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人太強調自我,就容易有執著、分別,如能把我執去除,建設「大我」,就能和平。圖/新華社
佛學是生命之學 3-2

第六屆國際傑出青年英文禪學營    
時間:2007年7月27日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法堂 

提問六:當我們真心想要幫助別人,但是卻被對方誤解時,該怎麼辦?

假如我們真有修為,就不必擔心被誤解,即使被誤解了,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日後別人也會了解。甚至以佛法來說,別人的毀謗、批評,都是在為我們消除業障,增加力量。
當初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時,有一個叛逆的弟子提婆達多,處處批評、毀謗、反叛佛陀,但最後他失敗了。儘管提婆達多的態度如此惡劣,佛陀仍然感謝說:「沒有黑暗,哪有光明?沒有罪惡,哪有善美?沒有提婆達多,怎麼會有佛陀?」
外在的境界要能完全合乎我們的心意,是不可能的,唯有增強自己的力量,不介意外境的干擾,才能心安。如同坐在一艘小舟上,只要它的安全性可靠,即使海浪撲打,也不必害怕。

提問七:我一直在思考,應該問您什麼問題,才是最好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大師的答案又是什麼?

你問的問題,不但對自己有利益,對大家也有幫助。對於你的提問,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就像叩鐘,你用多少力氣叩它,它的響聲就有多大。
在佛教,「問答」從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就有了,例如佛經開頭的「如是我聞」,便含有問答的意思。「問答」在佛教裡又叫做「接心」,但看兩人的境界能否心心相印的意思。假如大家心裡有疑難,都可以提出來。
我是很平凡的人,出生在中國一個窮苦鄉村,貧窮的家庭裡,一生沒有進過學校,就連小學長什麼樣也沒見過,但由於我在叢林、寺院裡長大,佛教的經書告訴我,這個世界有雲遊參學的價值。所以,我也曾像各位一樣,不辭路途遙遠,向一些大善知識、老師請教、學習。
我記得,過去有一位老師訓勉一個年輕人:「效善財之南詢,學玄奘之西行。」觀世音菩薩身旁有一個小孩,叫做善財童子,他曾經五十三參。過去玄奘大師為了到印度求學,從中國出發,途經八百里流沙,歷經多少艱難困苦才抵達。他在沙暴的旅途上,幾度面臨危險,瀕臨死亡,但心中始終懷著「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的願力。
在我的故鄉,有一位前輩,叫做鑑真大師。他為了前往日本弘法,歷經十二年的艱辛,五次在大海裡漂流後,終於到達。他有一句流傳後世的名言:「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為了弘揚佛法,縱有生命危險,也不算什麼。
各位青年朋友,未來的人生,大家要「走出去」,與時俱進。你們跟佛法有緣,要能再深入研究,以佛法作中心,昇華自己、擴大自己。

提問八:我來自中國大陸上海,離南京也不遠,現在在美國哈佛大學就讀,對政治很感興趣。請問大師,您或佛光山對政治世界有什麼看法?比如台灣的政治、中國大陸與台灣的關係,或是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同時我聽說佛光山正在大陸發展,很想知道佛光山在改善兩岸關係上有沒有什麼計畫?

佛教對政治的看法是「問政不干治」。佛教為了度眾生,對於國家、社會的事情不能不關懷。至於「治」,是官僚去管理社會、訂定賞罰等,佛教徒則不參與。
你來自上海,一定非常關心兩岸的往來。我希望全世界所有國家、民族能和平,即使不能統一,也要互相尊重、包容。
對於政治問題,我採取「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方法,也就是在彼此的「不同」裡,求得一個「共同」的和平相處方法;在「相同」裡,也容許「不同」的存在。
現在中國大陸的領導人,愈來愈開放了。非常感謝他們為中國人在世界上,爭取到一點地位,也讓台灣百萬以上的商人,能到大陸經營事業。當然,也很感謝中國政府准許我重建祖庭,讓我能為我的「根本」效力。希望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到宜興祖庭舉辦禪學營。目前那裡已能容納得下你們這麼多人了,只是過去中國大陸多少年來對外保守、封閉,不知是否願意接受宗教所舉辦的這類活動。你也算是學者了,可以幫忙呼籲,讓活動成功的舉辦。
我多次帶領台灣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到中國大陸演出,也曾在上海大劇院表演。今年五月他們剛從南京表演回來。我想,還有很多盛事,有待大家共同促進,讓不認識我們的人,能進一步的了解。
很高興你能用中英文提問。假如你想再詳細知道我的政治觀,我有幾篇用中文發表的文章,例如〈佛教的政治觀〉等,可以提供給你參考。

提問九:請問大師,您對促進世界和平,有什麼具體方案?另外,世界上有許多組織也在做這件事,大師會不會特別推薦某一個組織來促進?

促進世界和平,第一要先建立平等觀念。你大我小,不能和平;我弱你強,也不能和平。大家要有我們都是人,不管貧富貴賤、種族差異,人人具有平等本性的想法,雙方才比較好對話、溝通交流。
第二要有無我觀念。人太強調自我,就有執著、分別,不容易和平。如果能把我執去除,建設「大我」,就能和平。
第三要有慈悲心。人有個劣根性,凡事對自己慈悲,對別人殘忍。然而暴力或糾紛,皆無助於和平。要能促進和平,只有對所有生命慈悲。在你們年輕時就懂得關心世界和平,很好!大家一起努力,讓人民共生共榮,人人都做地球人!

提問十:請問佛教是否與其他宗教不一樣,不主張萬物是由一個特別的人物創造,例如上帝或是阿拉?

這可能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西方基督教說,人和萬物是上帝所創造,但是在佛教看來,上帝也是人創造的。每個人都需要宗教,在台灣或中國大陸民間,人民崇信神明,想要獲得好成績,就拜文昌帝君;想要結婚、戀愛成功,就拜月下老人;想要發財,就拜財神爺;想要求得平安,就拜土地公;對司法的裁決有不平,就找城隍爺;想要生兒育女,就拜註生娘娘。這許多神明,都是由於人的需要而創造的。
釋迦牟尼佛不是神明,他是人,而且是一個覺悟的人,所以有人把佛祖看成跟神一樣萬能是錯誤的。但是我們尊重每一個人,也尊重人所創造的神。人和人都要和平相處了,人和神更應該和平相處。
我無意於摒除哪一個宗教,總覺得任何宗教都各有其用。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有的神明,都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可以創造世間萬物。
如此敏感的問題,我平時是不大解釋的,由於各位年輕朋友不遠千里而來,我也把這個宗教的根本問題做了上述的回答。 (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