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0】隨堂開示錄 490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21 發 心 3-3 佛學院開學典禮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21 發心3-3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隨堂開示錄─青年勉勵 21

發 心 3-3

佛學院開學典禮
時間:1981年12月1日    
地點: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四恩堂

我記得學院過去有些同學每到了考試,大家都好忙,有時候分數考少了幾分,飯也吃不飽,覺也睡不好。有一個老師告訴大家:「你們各位到這裡來,是發心要了生脫死的,分數都不能了,怎麼能了生脫死呢?」這話並不是叫人不要用心,不要求榮譽,對每一件事都應該全力以赴,而在全力以赴之後,得失就已經不是重要的了。你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一起相處,難免有人在言語上中傷了我,在行為上給我難堪,這些誤會都必然會發生的。你對這些小小的人我之間的摩擦,都無法包容,都不能放下,你的心量未免太小。
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我們做一個佛教徒,這顆心要能包容天地,怎麼能夠幾句閒話就包容不了,一點傷害就承受不住呢?所謂廣大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弘誓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就是廣大心。
八、發忍耐心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有力量克服煩惱。世間上什麼力量最大呢?大家不要以為颱風的力量最大,洪水的力量最大,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忍者」的力量。忍,是宇宙最大的力量。在一個能忍的人面前,沒有什麼可以懼怕的,沒有什麼可以動搖的。佛經上說:「忍的美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布施、持戒還是人天的修行,人天的福報,在五乘佛法裡面,做人的條件也只不過是要學習持戒而已,但是菩薩道最重要的卻是「忍」,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能忍,就不能修菩薩道。布施不能忍,布施就大不起來;持戒不能忍,持戒也持不好。所以布施、持戒都要以「忍」做基礎。
佛說:「不能忍受惡罵、毀謗、譏諷,如飲甘露,不能名為有力大人。」聽到惡罵、毀謗、譏諷,不但不難過,還要如飲甘露,像《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任你打我、罵我,「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佛門裡面師父教訓徒弟,徒弟還要禮拜師父:「感謝師父慈悲,對我這樣愛護。」為什麼打過了還說對我這麼愛護呢?主要的就是「我有力量,我能接受」。今天的人都是匹夫之勇,都是逞一時之快,都是情緒化的人生,都是在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中生活,因此生活就動盪不安。佛法對付壓制這些七情六欲的煩惱很簡單,一個「忍」字,統統都應付過去,在「忍」之前,還有什麼放不下?
有人才初入學,「這裡這麼早起,我受不了」,早起並沒有要求過分,你為什麼不能忍耐呢?早晚課站著誦經,不過站個幾十分鐘,就耐不住性子,所謂「人道」的基本條件不夠,當然就難以學「佛道」了。「天天素食,我不習慣」,你難道一定要把動物的身體、生命拿來做為口福才能生存嗎?有仁德的人,是不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你甚至於把自己一餐之口福都要建築在眾生的生命上,這也是人道所不許的。所以我覺得素食並不需要忍,自然就應該有這種認識的力量。當衛兵,一立正就是幾個小時;當警察、憲兵,站崗也是幾個鐘點。我們要成佛作祖,學人天師範的,大道之行更不是那麼簡單的。
你們入學,第一個要先講究發心,講究在我們心田裡面播什麼種子,講究我的心田如何來開發?大家到這兒來,是來開發心田的;要播種,播感恩的種子、播慚愧的種子、播向道的種子、播功德種子、播尊敬的種子、播深信的種子、播廣大的種子、播忍耐的種子、播很多善的種子。有了播種,果實自然就能成長。
要發心,也就是世俗所謂的立志、立願。在人生的旅程中,當然會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難,但是在發心的前面沒有挫折、沒有困難,在發心的裡面有很大的力量,在發心的裡面有很多的財富,你心能發起來,真可謂無事不成,無事不辦。無論你求學也好、修道也好、做人也好、創業也好,大家好好發心,彼此相互勉勵。
今天你們初開學,我就以「發心」來勉勵大家。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