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3╱第二講② 生活自在消遙 心安有力量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淨名居士像(局部)/清代/日本三重四日市/澄懷堂美術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二)維摩居士其病

本經的緣起中提到,維摩居士生病了,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病。為什麼生病呢?並不是像我們現在人說的,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沒有運動,身體總會不調和。他的病是從大悲心生起的,是為了度人度眾,才生病;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生老病死的實相,才示病。所謂眾生病,他才生病。所以,維摩居士很多佛法的開示,可以說都是因他的病而有。

過去,我不小心跌倒,把腿子跌斷的時候,我一樣在台灣到處講經說法,還應日本「朝日新聞社」邀請,到日本去做了幾場講演。甚至在紅磡香港體育館做了三場講演,有六萬多名聽眾聽講。在我沒有生病的時候,也經常講經說法,但是從聽眾的眼睛裡,能夠看出有的人是抱著可聽、可不聽的態度。自從我腿子跌斷,有了病以後,在各地講演,就有了不同的情況,每一個人的表情和眼神表現出來的,好像都很喜歡聽我講話。

經過這一場腿子的開刀手術以後,我慢慢體會出維摩居士的病是很有趣的,原來生病不全是苦的,生病的人也有快樂的地方。

我於榮總進行手術之後,當晚睡在床上,雖不痛苦,但是由於打過麻醉針,有一點不舒服,偶爾要翻身動一動。承蒙當時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的好意,晚上要照顧我,我睡床上,他就坐在沙發上。這一夜真是苦了他,因為我每動一下,他就從沙發上站起來,問我:

「師父,您要做什麼?」

後來我對他說:

「心平,你讓我坐沙發可能會舒服一點,你來睡在床上好不好?」

他聽我的話睡到床上。但是睡不到一會兒,他就從床上坐了起來,說:

「師父,不行!等一會兒護士來打針,會打錯人!」

於是我們索性不睡覺了,兩個人講說談笑,也覺得很有趣味。原來,病房裡也有無限的春風。但是也有人在病房裡過得很痛苦。住在榮總的那幾天,我就看到很多令人感慨的事情,兒童病房裡,多少的父母進進出出,而老人的病房裡卻很少有人進出。這使我想起「有慈愛的父母,卻很少有孝順的兒女」一語,真是一點都不錯!

有人用打球來作譬喻。年輕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好像是籃球,小兒小女拚命叫:「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搶著要爸爸、媽媽;等到父母年老,就不是籃球了,成了個排球,被兒女推得遠遠的;到了老、病的時候,父母簡直像個足球,兒女互踢,踢得愈遠愈好。

有的父母老病,兒女把他們送到醫院去,就對醫師說:「你沒事不要通知我,我很忙,等到他什麼時候死了,再打電話告訴我就好。」也有的兒女每次去探望父母,都是帶個錄音機,「爸爸(媽媽),你說!究竟財產要歸給誰?」

所幸我出家了,我的徒弟、信徒都把我看成是橄欖球,抱得緊緊的。

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知道,大家平常要廣結善緣,要有佛法、有慈悲、有道德,才能避免被當排球、足球,而得成為橄欖球,讓人抱著你不放。

據一位醫生告訴我,有一間病房裡住了兩位男士,一個患的是輕微的疾病,一個患的是比較嚴重的病症,兩個人的太太都會來探望他們。但是,過不久,醫生告訴護士說,那個病輕的會死,病重的會恢復健康。護士不解,問他為什麼?醫生說,因為那個病重的男士,太太每次來看他,都是給予種種呵護,在他床前百般安慰。另外一位年輕的太太來探病,則總是對著丈夫施以疾言厲色,以怨恨的口氣相待:「嫁給你真倒霉……」這樣不好、那樣不好,不斷的數落。果真,後來病輕的那個丈夫就死了。

諸如此類世間的病,病得一點佛法都沒有,也就不若維摩居士的病,充滿佛法了。

唐朝趙州禪師有一段患病的趣談。趙州禪師住在趙州城裡,有一天,趙王前來探望,他卻睡在床上,不願起身迎接。趙王沒辨法,只有主動到他的床前慰問。趙州禪師見趙王來,就說:「大王,很對不起!我營養不良,生病了,沒有辦法起身迎接您,只能在床上接見您了。」沒想到趙王一點都不介意,不但非常歡喜、恭敬的跟他談話,回去以後還派了一位大臣,送來很多禮物。

趙州禪師一聽有臣子送來很多禮品,趕快穿上袈裟、戴上帽子,到大門外迎接。徒弟看了,都怪罪的說:「師父!人家『王』來,你睡在床上跟他見面,『臣』來了,你卻出去迎接,這不是顛倒嗎?」

趙州禪師說:「你們有所不知,我待客有上、中、下三等分別。上等的客人來,我睡在床上,以本來面目和他見面;中等的客人來,我在客廳裡以禮相待;只有下等的客人來,我才要到外面迎接他、應付他。」

這就是趙州禪師的生病哲學。同樣的,維摩居士也是把每個人都看成上等人,因此以臥病在床的姿態來接待大家。

(三)維摩居士其處

維摩居士的住所,只有一丈見方大小,所以叫做「丈室」。在佛教裡,方丈和尚住的地方稱作「丈室」,即是源於維摩居士的處所。

在我們看來,會以為那麼有錢、有地位、有聲望的人物,住的地方為什麼簡陋到空無一物,只有一丈見方的大小?事實上,與他的丈室相比,連我們居住的地球也都比不上呢,因為三千大千世界都含容在他的丈室裡了!所以,維摩丈室的大小,不能光從外相上來衡量,要從維摩居士的思想、心量上去理解。

有一個人因罪入獄,每天躬身在只有兩個榻榻米大小的監牢裡,讓他感覺非常狹窄侷促。直到有一天,牢房裡飛來一隻蒼蠅,他想上前捕捉,蒼蠅卻從這一邊飛到了那一邊;再往那邊捕捉,牠又從那一頭飛到了這一頭,捉了半天都捉不到,突然他感受到牢房竟是這麼大,連一隻小小的蒼蠅也捉不住。

所謂「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一個人快樂、不快樂,並不是在物質上分別有無,完全是看自己心裡的境界如何。就像維摩居士的丈室雖小,裡頭卻是森羅萬象,堪比法界之寬。

有一次,趙州禪師和弟子文遠禪師正在談論佛法,一位信徒送來了一塊燒餅供養。待信徒走了之後,趙州禪師對文遠禪師說:「只有一塊燒餅,哪一個人來吃呢?」

做弟子的當然是說:「師父,燒餅當然是給您吃的啊!」

可是趙州禪師不這麼想,他說:「我不能倚老賣老,以師父之名來欺負你啊!」

文遠禪師還是說:「弟子不敢冒犯,我絕不能吃這塊燒餅。」

趙州禪師聽後,說:「這樣吧,我們兩人來打賭,哪一個贏了就吃這塊餅。」

「師父,怎麼個賭法呢?」

「看誰把自己比喻得最髒、最臭、最下賤,誰就贏了,這塊燒餅也就是他的了。」

文遠禪師說:「師父,您先比。」

「我是一頭驢子。」

徒弟見師父把自己比成了畜生,心想自己應該比作什麼好呢?是馬?是牛?最後他說:「我是驢子的屁股。」頭總是比較好一點,屁股又差了一點。

師父一聽,趕快說:「我是屁股裡的大便。」

文遠又說:「我是大便裡的蛆蟲。」

徒弟已把自己比喻到這般程度,再往下比,還要比什麼呢?趙州禪師於是問文遠:「你這個蛆蟲在大便裡做什麼?」

文遠禪師回答得很妙,他說:「我在大便裡乘涼。」

「在大便裡乘涼」這一句話很有禪意。想想,有的人居住在高樓大廈裡,儘管有地毯、有冷氣、有沙發,有時還覺得煩惱,坐立難安,連睡覺都睡不好。甚至擁有了一個美好可愛的家庭,仍覺得不能安閒,還要跑去唱卡拉OK,找尋種種刺激。這是為什麼?因為生活中沒有佛法。人有了佛法、有了禪,即使是在大便裡也能乘涼,逍遙自在。

所以,快樂在哪裡?不必四處找尋,真正的快樂在心裡,如果你心裡清淨、安定、有力量,「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