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佛光大學的結緣

THE MERIT TIMES
文/牛隆光(佛光山佛光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兼教務處教師專業發展中心主任)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文/牛隆光(佛光山佛光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兼教務處教師專業發展中心主任)

個人是在2006年前來佛光大學任教,當時擔任傳播學研究所的教學、研究工作,後來傳播學系開辦,就在大學部及碩士班任教。其實,我與佛光大學的淵源要推到更早的時候,這要從1996年說起。





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在台北工作、讀書的媒體人,長年在台北工作的關係,讓我想到東部的鄉下地方生活,也想在東部找工作。沒想到後來有個機會,在匆促下來到宜蘭採訪新聞,一圓當初的夢想。

本來報社不想派我到宜蘭,因為先前的某些事情,我沒有獲得宜蘭地方記者的工作。但是卻因為錄取者沒有報到,報社在匆忙中通知我補報到,於是我連行李都沒有準備好,就來到宜蘭採訪新聞。也因為匆忙間,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為了採訪新聞的方便,買了當時蘭陽女中一位教官拼裝的二手車,作為在宜蘭的採訪代步工具。而當時第一個正式開車採訪的新聞,就是佛光大學設校的聯外道路橋梁水土保持工作的會勘新聞。

當天的採訪新聞,是我考上駕照二年多後的首次開車上路,又正巧碰到下雨天,開著二手拼裝手排車,走在當時的產業道路上,險象環生。後來抵達籌備期佛光大學的附近校地,會勘預定道路上的荒溪,討論施作溪床上的水土保持工作可能性。佛光大學就在校方與縣府、鄉公所的共同努力下,開啟了建校工作,而我也戲稱,因為協助佛光大學建校有功,幫忙報導建校新聞,因此獲得佛祖的眷顧,在十年後回校任教。





佛光大學建校之初,正值當時政府喊出「一縣市一大學」的口號。宜蘭縣因為一直沒有綜合性大學,地方期待大學的設置,縣府提出諸多協助措施,鼓勵大學前來設校。在我擔任記者時期,就有包括佛光、台大、陽明、交大、淡江等大學前來洽談設校事宜,地方找地配合,滿心期待設校成真。

但是,最後完成設校諾言的學校,只有佛光大學。其他大學當初談設校,最後卻是做了其他的事;或是原本承諾設大學,最後只設立了宜蘭校區,只有星雲大師信守承諾, 感念在宜蘭開啟弘法事業,將佛光大學設在這裡,嘉惠學子。

我任教佛光大學至今近二十年,有幾次見到星雲大師的機會,得以親見大師對於教育的期許。首先,早年任教期間,傳播學系有兩次回佛光山進行戶外學習周活動,得以獲大師接見。當時的大師雖然身體仍健朗,但是已受到疾病的侵襲,大師卻堅持接見傳播學系師生,並給予勉勵。大師對於佛大師生的講話, 不會講「官話」,也不是應付的「場面話」,而是堅持教育的「真心話」。他告訴師生要好好辦教育,佛光山會排除萬難,做大家的後盾。

另外,佛光大學多年前也有一次回山舉辦「教師共識營」,當時在前校長楊朝祥博士的帶領下,全校老師赴佛光山舉行共識營,並聆聽星雲大師的鼓勵。

猶記當時佛光山提供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的場地,協助佛光大學辦理教師共識營,星雲大師趁此機會對佛大老師提出殷殷期許,滿心都是大師對教育的期待。





疫情前的幾年,佛光山為了凝聚全球佛教大學在辦學、研究工作上的群策群力,每年舉辦世界佛教大學校長會議,邀請來自全世界各地佛教大學、研究機構的校長、院系所主管,前來台灣參加會議,並藉此了解台灣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的辦學績效,作為惕勵未來的準備。

我這幾年有幸擔任會議的新聞發布工作團隊一員,在現場採訪新聞,並得以聆聽大師在會場的致詞。大師當時的身體已經不好,但是獲知來自世界各地的校長、院長、主任在佛光山開會,仍舊拖著病體前來問候嘉賓。當星雲大師坐著輪椅進入會場,所有與會來賓為了大師身體健康的考量,全部都戴著口罩,來保護大師的病體。但是來賓口罩下是感動的表情,為一位終生關心教育的老人感動不已。

幾次聆聽大師講話,讓我了解到大師的年紀雖長,但是思想不僵化,有著辦教育的新觀念,又肯授權專業教育者完成好的教育理念,確實是一位教育家的典範。個人有幸在佛光大學任教,這是今生一大幸事。

感謝大師辦理佛光大學,希望自己在未來持續完成大師的遺願,在佛光大學教好書,做好研究,也協助佛光大學踏上世界的教育舞台。

(轉載自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官網/星雲大師緬懷專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