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治家五法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有時治國容易,治家很難;治一人容易,治多人共聚之家,誠屬不易。

家,是父母兄弟姊妹所共有的,因此治家不是靠一人,應該是家中每一個分子都應該負起的責任。家是安樂窩,鳥兒分頭啣草做窩,共成一個躲風避雨的鳥巢;人也一樣,應該由家人同心協力,共同把家治成一個安樂窩。
以下「治家五法」,提供參考:

一、家和萬事興:組成幸福家庭的要素,第一就是「家和」。有時家中婆媳不和,此中必定有個重大的罪人,或者兄弟姊妹不和,當中也必然有一人破壞家庭的和樂;有時甚至夫妻不和,這個家庭就亮起紅燈了。所以維護一個安樂窩的家,必須要每個份子都能與人為善,凡事多忍讓,才能營造家庭的和樂。

二、積聚諸善事:一個家庭的份子,如果不為家庭積聚好事善緣,經常滋事,為家庭增加負擔,或者敗壞門風,落人笑柄,使家人彼此抱怨,生活必然籠罩著不愉快的氣氛,日子一定不好過。所以家人之間,要互相規勸,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德行善,必能帶來家庭和樂。

三、能量入為出:一個大家庭要分家了,必定是有人用度透支,使家中人口不平,因而要分家。因此,家庭份子要知道家中的財務狀況,每個人要知分、知本,不要讓個人的支出超出家中所有。人人都想節餘一些給共同之家,不要人人都想多分一杯羹;懂得「量入為出」,也是家和的重要因素。

四、以教育為本:家庭的份子,每個人都要盡量受教育;受教育才能改變氣質,才能去除自私,才能與人和合,團結一家。過去有一些貧苦人家,就算賣田地、賣家產,也要培育子弟受教育,這都是興家之道。每個人都能受高等教育,讓家庭成為書香之家,這不僅是家庭的進步,也是國家之成長。

五、忍讓為家風:家庭的和樂,要建立彼此謙虛、禮讓,要有「你大我小、你有我無」的雅量、美德,如《漁光曲》說:「我們家中很可愛,你愛我來我愛你…。」同樣的,每個家庭都能如此,社會必然和諧安樂。

總上所說「治家五法」,家,不是那個個人的,家是全家大小所共有,以愛自己之心來愛家,以愛家之心來愛鄉里,以愛鄉里之心來愛國家,如《大學》說:「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所以普世人類皆以家庭為社會的組成根本;本立而道生,把根本做好,何怕枝葉不繁茂呢?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