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積極的物我關係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0觀看次
我們出生、立足在這社會生活,不但和「人」有關係,和「物」也有關係;可以說物質占了生活主要的部分。比方要房子、要汽車、要衣服、要床舖,還希望有更多的田產、黃金、股票等,這些都是對「物」的需要。

  人固然不能沒有物質來滋養,但是過分的縱慾、貪圖,容易造成「物」、「我」關係的不調和,甚至為了一點虛榮,甘願屈膝做牛做馬,這都是非常危險的。怎樣才是建立積極的「物」、「我」關係?有四點看法:

第一、我對衣食要樸素:生活中,我們穿衣主要為了保暖避寒,只要整潔、得體,不必太過華麗;飲食也如湯藥,主要讓我們避免飢餓,因此應以簡單、樸素為原則,獲得健康營養。佛門有云:「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清茶淡飯裡,有甘美的妙味,粗布衣單裡,有無上的莊嚴。淡泊,就能不為物所役,就能感受自在的樂趣,體會輕安和解脫。

第二、我對經濟要善用:佛教不是叫人絕對不要財富,如果把錢財用在非法的地方,當然就造罪了。如果把錢財用在對的地方,比如發展正當事業、提升社會經濟,乃至修橋舖路、救助他人,提高人間種種建設,這都是有功德的。因此,對於金錢、經濟要懂得善用規畫,這好比我們的拳頭,用在好的地方,可以替人搥背、服務,可是打你一拳,用在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犯罪,甚至被告上一狀了。

第三、我對自然要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離開不了大自然,河流如血脈,可以順利運送養分;森林如心肺,可以做良好的空氣調節;高山如骨骼,可以保持水土的均衡;動物如細胞,可以維護生態的平衡。目前全球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危機,已經開始威脅人類的健康,因此生態及大地資源的長久維護,才能讓後代的子孫在地球上安居樂業。

第四、我對逆境要克服:自然界裡,蝴蝶必須經過蛹的掙扎,才能破繭而出;人的一生,每個階段也都有各種逆境需要克服,包括生老病死、冷熱飢寒、無明恐懼、人情澆薄、自我挑戰等等。違逆境界來臨的時候,要有克服的勇氣,才能超脫困境,獲得成功。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滿漢山珍;人生的價值,也不在於創造億萬財富。所謂:「心為形役、人為物役。」有人以縱情物欲來彌補,只有徒增內心的浮動不安。以上四點積極的物我關係,可以讓我們走向正道。
第一、我對衣食要樸素,   
第二、我對經濟要善用,
第三、我對自然要保護,   
第四、我對逆境要克服。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