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16 /幸福第六道 ①】怎樣成為受歡迎、 沒有怨敵的人?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諸天/原位於莫高窟第285窟
文/星雲大師

復次,妙慧!菩薩成就四法,處世無怨。云何為四?一者、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二者、於他勝法,無嫉妒心;三者、他獲名譽,心常歡喜;四者、於菩薩行,無輕毀心。



人和人之間之所以有怨,說來不是為了爭奪利益,就是處處比較計較所造成。但彼此怨恨的結果,受害的往往是自己。所以,如何處世無怨,是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題。如果人人都能以慈悲去關懷別人,以風趣去營造相處的和諧,以寬容去原諒別人所犯的錯誤;凡事從改變自己開始,自然不招怨恨。

在此,佛陀告訴妙慧,在世間與人相處,要處世無怨,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直心結交善友

孔子說過一段至理名言:「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也就是善友要具備三個條件:正直無私、誠信包容、博學多聞。

朋友有很多種,有吃喝玩樂的朋友,有虛情假意的朋友,有共同創業的朋友,有同甘共苦的朋友,而最好的朋友,則貴在誠信、正直、體諒。所謂「善友第一親」,我們的身體有病了,要找醫師治療;心靈有病了,則要靠善知識解憂、開導。所以,結交心正意直的善友也就格外重要。

一般人交朋友,對於屈躬諂媚的小人,總是比較討人喜歡;正人君子,直言直語,反而不受歡迎。其實,阿諛奉承的人,話雖說得好聽,卻不真實,不足以取信。所以,吾人親近善友,也應該「不阿順以取容,不迎合以求悅」,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不趨炎附勢,不阿諛獻媚。

一個人能有好人緣,往往不是靠阿諛奉承就能獲得,而是靠我們真心誠意為人服務而來。只要你處處幫助人,還怕得不到友誼嗎?

春秋時代,齊國的宰相晏嬰死後,一直都沒有人能當面指諫齊景公的過失,景公因此常感到苦悶。

有一天,景公宴請大臣,席散後,一起到廣場去射箭。每逢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未射中,大臣們也是高聲喝采:「射得好呀!射得好呀!」

景公就把這件事對臣子弦章說。弦章表示:「此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古人曾說:『上行下效。』國王歡喜吃什麼,大臣就歡喜吃什麼;國王歡喜穿什麼,大臣就歡喜穿什麼;國王歡喜大臣奉承,自然大臣們也就常向國王阿諛奉承。」

景公聽了,覺得弦章的話十分有理,就賞給弦章很多珍貴的東西。

弦章搖頭說:「那些阿諛奉承國王的人,就是為了要得到國王的賞賜,今天若我接受這些賞賜,不也變成了阿諛奉承的小人了嗎?」

所以,一個人被人批評不可怕,受人阿諛才可怕。

阿諛,是人類最醜陋的行為,所謂「好阿諛則是非之心起」,一個人處處拍人馬屁,必然存心不良;善於逢迎諂媚,必為正人君子所輕。因此,是智者,不以諂媚之言惑人,也不為諂媚之言所動。

一個修行人最忌諱的就是攀緣諂媚,《佛遺教經》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以花言巧語、欺詐取巧和人往來,終究不能長久,只有常保一顆正直的心,才能獲得他人真正的尊敬,也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就是佛陀說的「以無諂心親近善友」之要義了。

二、不生嫉妒之心

人的毛病,有的隱而未現,有的則顯而易見,「嫉妒」則是很容易被看出的毛病。因為嫉妒的心理往往會形之於相,從態度上、言行舉止間,就能察覺得出。例如,常有人說:「我不喜歡買名牌。」「我不喜歡穿名牌。」事實上則是因為他自己不得擁有,所以嫉妒別人買名牌、穿名牌;有的人說自己不歡喜和官員、富商巨賈往來,其實也是因為求不得,所以嫉妒別人。

人會產生怨恨,有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不能擁有,進而嫉妒他人所造成。例如看到別人長得比自己漂亮,考試成績比自己好,比自己會做事,比自己能幹,心裡就排斥、嫉妒,不容於他人,漸漸地也就產生怨恨了。

以前普門中學有一位女學生長得很美麗,人稱「校花」,但是有的人卻不歡喜他,看見他就要說:「漂亮有什麼了不起?」我聽了這話之後,有一次在周會上,就對學生說:「漂亮有什麼不好?難道大家希望我們普門中學的學生都是醜八怪嗎?他如果當選中國小姐,我們也與有榮焉啊!」

嫉妒,往往是由於自己心量狹小,不懂他人獲得榮耀,我們也可以沾光、分享所造成。他偉大、他榮耀,我可以說他是我的同鄉、同事、同學,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有個大富翁的太太生重病即將過世,他很捨不得,就請來一位名畫家,為他的妻子畫一幀遺像,並要求畫得愈像愈好,因為他要留作紀念。臨終的夫人知道富翁的心意後,點頭同意讓畫師作畫,但私底下吩咐畫師說:「我頭上的寶冠要畫上很多的鑽石,我身上的衣服也要畫很多寶石。」

畫家覺得奇怪,左思右想,忍不住問道:「夫人,您戴的寶冠上明明沒有鑽石,為何要畫鑽石呢?您的衣服已經非常華麗了,為什麼要無中生有畫寶石呢?」

這位夫人在病床上冷冷地笑起來:「畫師呀!你要知道,我死了以後,我先生一定會再娶個妾作填房,我辛苦一生為先生攢聚的家產都歸他享用,這樣太便宜他了,我要讓那個女人永遠不得安寧。你替我把寶冠、衣服都畫滿鑽石、寶石,這樣,那個女人一定會跟我的先生吵說:『那個老太婆有那麼多的鑽石,為什麼我沒有呢?』讓他們早也吵,晚也吵,永遠不得安寧!」

自己享受不到,也不讓人享受;自己沒有,也不讓別人擁有;自己不好,也不讓人好,這就是嫉妒的醜陋心態。

人,要能互相助成、互相讚歎,不要只准自己建高樓,卻不准別人住洋房。其實,別人建房子,我可以在走廊躲雨;別人建公園,我可以進去散步、乘涼;別人建百貨公司,我就多一個購物的地方;別人開工廠,我就多一個謀職的機會,我不但要為他歡喜,也要感到與有榮焉才是。

只要能不嫉人有,不妒他勝,懂得知足、滿足,那麼人我之間的相處,自然也就沒有怨恨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