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沐雲】一位弟子的隨侍心聲 心念不空過

THE MERIT TIMES
文/慧屏法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圖/光炎
文/慧屏法師 

連接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道,原是一條常住內部通行的蜿蜒小道,在幾番的夏季暴雨後,師父上人掛念信眾安全以及要便利大眾行走,因此決定大刀闊斧進行道路整建工程。

記得當時長老慈容法師打了通電話到都監院給我說:「聽說你是學景觀設計的,後山那條佛光大道就由你來負責修建。」我聽了冷汗直流,充其量我只是相關科系畢業,依我的等級能力連紙上談兵的「談」字都稱不上,我怎麼會修建馬路呀……。然在佛光山的教育風格,一向都是「不問你會不會,只問你要不要」,我只好硬著頭皮允諾承接。電話一掛掉,我立馬飛奔去找時任都監院頭單書記的慧知法師求救。

慧知法師交代我每天除了現有工作,還要到工地拍照記錄、討論、關心工程人員、回報進度、寫報告才行。如此往返奔波,時間的運用常左支右絀,但慧知法師一再強調:「地球不會因為你的忙碌而停止轉動,自己要想辦法完成!」當時常常一頓午餐吃沒幾口,臨時接獲工地有狀況,便即刻趕赴現場,等回來再繼續拿起筷子,將未吃完的「午餐」用完,已是黑朦朦的午夜時分。

我在貌似飛砂走石的現場,看著怪手把東邊的土挖到西邊,再把西邊的土挖到東邊,實在狀況外的我,深怕對信施的點滴功德款有所虧欠,只好拚了命地對工程人員打破砂鍋問到底,也不管問的問題是否外行粗淺。但隨著時間的累積,漸漸地我對於工程的施作,好像開始略懂一些。

即便如此,依我的能力,還是無法應付複雜的政府法規、工程狀況等,好在佛光弟子有使命必達的信念,且慧知法師更一頭栽進了工程的領域。當下念頭油然而生||咱雖無法像師父上人舉重若輕,至少在常住可以集體創作,真好!果然依慧知法師清晰的條理及執行魄力,工程進度飛快地躍進。說來慧知法師也不是工程背景,他是學體育的……。

工程期間,縱然機具往返,塵土飛揚,師父上人一樣頂著烈日,不畏艱辛地穿梭其間,前往視察。見到師父,慧知法師和負責工程的人員便呼喊機具暫停,慧知法師汗流浹背地拿著圖紙,比手畫腳地向師父上人報告進度。

師父除了慰問大家的辛勞,也指示:「佛光大道很長,中途要幫忙蓋一間廁所,方便大家才行。尤其在設計磁磚,要一個挨著一個貼才行。」我還在納悶為什麼磁磚不留空隙,師父在後面就接了一句話:「避免藏汙納垢哇!」或許就工程的角度,會有不同看法,但就使用管理或是「修道」的角度,真讚歎師父的智慧經驗。我憶念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經典本指三業相續不斷地與觀世音菩薩相應,即能滅除諸苦。回想當時的情境感受,深有體會。

身分剛轉換成僧青年,還來不及談適應的問題,就立馬面對佛館工程、佛祖巡境,緊接著佛館落成系列活動,而後又是佛光大道的建設工程及各類大小專案。

因心心念念為常住大眾的發展而奮鬥,這緊湊的生活節奏,讓我沒有太多閒暇去胡思亂想,一回首,輕舟已過萬重山,於今十載呀!

師父說:「懂得忙的人,生活就幸福快樂。如果不忙,整天得空,游手好閒,胡思亂想,就生出那許多煩惱、痛苦來。」

《佛光菜根譚》說:「忙,像一把鋒利的慧劍,能斷妄想的葛藤;忙,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為神奇;忙,是營養調身的補品,使人生充滿生機。」所言不虛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