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漳州 一座千年古城的時代變奏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吳劍鋒、陳子銘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舞龍表演隊和大鼓涼傘表演隊準備進入「土樓之王」二宜樓裡遊香慶典。圖/新華社
南靖土樓。圖/新華社
漳州九龍江上新建成的南山廊橋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圖/新華社
福建漳州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附近風光。圖/新華社
文/記者吳劍鋒、陳子銘

漳州在福建最南端,背枕山陵,面朝大海,門口是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在這裡交匯。古時候,她是江南的最南端,嶺南的最北端,山巒厚重,對海洋則敞開胸襟,山風輕盈海氣勁峭,平和中蘊含著力量。



沿著漳武高速公路黝黑的柏油路面驅車前行,從蒼翠的山野到蔚藍的海灣,不過數十公里。亞熱帶的日光照耀,風景從車窗一閃而過,山風和海氣瞬間交接,平原上屹立一城,這裡是漳州。廈深鐵路、福廈高鐵等交匯的重要樞紐地區、國家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有「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國家森林城市」的美譽。祖先的光榮留在她的歲月裡,憑藉豐厚的歷史遺產,漳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和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土樓人的健碩倔硬

漳州在福建最南端,背枕山陵,面朝大海,門口是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在這裡交匯。古時候,她是江南的最南端,嶺南的最北端,山巒厚重,對海洋則敞開胸襟,山風輕盈海氣勁峭,平和中蘊含著力量。

漳州半邊海,七百多公里海岸線,港灣眾多,島嶼羅列,從這裡駛出的商船曾經掀起貿易潮。宮口、銅山、敦照(舊鎮)、月港等古港在大航海時代已經顯山露水,繪製出了十六、十七世紀海上商業版圖。

九龍江作為福建省第二大河,閩西南水上交通樞紐,成為連接兩種地理空間的紐帶。

獨特的地理空間孕育了別具一格的建築奇觀。如今提起漳州,土樓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山與海相會之處,一座座被譽為「東方古堡」的土樓,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鄉野景致。它壯碩厚重,綿延數個世紀,如大地樂章,生生不息。自宋元以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石頭壘基,生土夯牆,形成集體建築,數十乃至數百人圍繞祖祠,聚族而居,凝內禦外,共同應對自然環境的挑戰,分享家族的溫馨。

斗轉星移,哪怕年輕兒郎已如風吹飄蓬,去往天南地北,找尋夢與遠方,回首間這方土樓依然是根的守望。

土樓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個精神家園,是民族共有的精神財富。二○○八年七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第三十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如果說身居山內的人耕讀傳家,淳樸敦厚,具有強烈的族群意識和社會擔當。那麼這種文化品性抵達濱海,則顯得開放包容、敦厚進取中又秉持著和樂好善的鄉土情結──山地性格和海洋性格相互碰撞,塑造通達開放的人文環境,從這裡走出的諸多名人,往往兼具山與海的稟性。

崇尚自然如作家林語堂,生於漳州大山裡的平和阪仔鎮,後遠渡重洋,留學美國、德國,「一腳踩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但當他用西方人的語言呈現中國式智慧時,人們卻能輕易地在字裡行間發現獨屬於閩南的韻味──儘管出走半生,阪仔鎮的鄉野生活依然烙在他心頭,他曾說:「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於閩南阪仔之秀美的山陵。」

歲月陳香餘韻裊繞

時光在城裡留下斑駁的痕跡,民國時代的街區和宋朝的文廟和諧共存,明清石牌坊彰顯士大夫功名和海戰英雄的榮耀,閩南大厝、「番仔樓」和南洋風的「五腳居」(廊式騎樓)交錯,風格混搭,喻示她的生命受多股自然與人類力量的牽扯。她身世不俗,如歲月陳香,餘韻裊繞。

一所千年書院讓人聽見儒家文化在福建落地生根的聲音。九龍江北溪松洲古村,唐景龍二年(七○八年)第一任州刺史陳元光的兒子陳珦長安歸來,創辦松州書院,這是福建最早的書院,一群年輕的學生,在他們年輕的校長的帶領下,讀詩、騎馬、擊劍……透過他們的身影,隱隱約約,我們看到閩南文化的中原源頭;宋紹熙元年(一一九○年),六十一歲的朱熹到漳州赴任,知漳期間,積極主張「節民力,易民俗」,推動了儒家禮儀文化在漳州的傳播,十二世紀的城市文明工程就這樣開啟了,漳州由蠻荒之地向「海濱鄒魯」華麗轉身;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七年),王陽明臨漳,此後,深山草莽寇平人和、文教大興。他們匆匆而來,匆匆而走,千年文脈卻被他們瞬間點亮。

漳州是閩南文化的發源地,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中原文化、吳越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交融,人們赴東洋,走南洋,渡台灣,開創廣州十三行,闖蕩上海灘……



生態城市.工貿城市.濱海城市

初心匠心 古城不老花不謝

古城不老的背後,是對歷史遺產的珍視。二○二一年,漳州市頒布《漳州古城保護條例》,以地方立法形式保護古城,傳承弘揚本土民間傳統工藝,老行當、老手藝成為城市「活化石」,燈謎藝術館、漳州非遺館、徐竹成木偶館提升古城的品位,因九龍江水運和海洋貿易而繁榮的古城彷彿重新被激活,旗幌當風,宋河猶在,逝去的往事好像都回來了。

這個城市的魅力在於: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傳統之美,生長期的每一個細節,都保存在城市的文化肌理裡。蘊含著傳統的人本思想和漳州特質的幸福觀,呈現出崇德向上的精神力量。鄰里和睦,守望相助,尊老愛幼,歲月的溫情,守在城市的文明進程裡,就像保留至今的歷史街區一樣。

平地一聲春雷響

當古城徜徉在木偶戲鏗鏘的鼓點聲中,機器的轟鳴正響徹漳州的東南端。

曾經,這裡是一座人跡罕至的半島,因海浪擊石似鼓,響聲如雷而得名「古雷」。今天,「平地一聲春雷響」,在五十點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靠珍貴的深水岸線,一座石化新城正拔地而起。

不久前,總投資約人民幣七百三十二點九億元的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項目投資協議正式簽訂,解決了古雷石化產業「油頭」缺失的困擾;總投資人民幣四百二十點七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獲省發改委核准批覆,標誌著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正式落地。二○二二年上半年,古雷開發區規模工業新增產值占全市新增產值的三分之一,成為漳州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躋身GDP五十強

祥和閒適的背後,這座閩南濱海小城,正以開拓進取、蹄疾步穩的一面示人。從這片肥沃土地生長出來的不僅僅有甜美的果實,還有一座座現代化食品加工企業。

對漳州而言,發展食品工業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和揮之不盡的創業熱情,於是,在鋤頭與機械的接力下,甘蔗變成糖、蘑菇成了罐頭、蘆筍被榨成飲料……作為南方首個「中國食品名城」,漳州地面矗立的二千五百多家食品企業,將這片土地的饋贈轉化為水產品、果蔬罐頭、休閒食品,輸送到全世界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二○二一年年底,漳州市實現食品規模工業產值人民幣一千六百九十八億元。

面向未來,這座城市的藍圖裡,石油化工、特殊鋼鐵、裝備製造、食品工業等主導產業展現勃勃生機。漳州的GDP由二○一二年的人民幣二千零一十八億元躍升到二○二一年的五百零二十五億元,人均GDP從人民幣四萬一千七百一十元提高到九萬九千二百一十八元,均翻了一倍多,躋身大陸城市GDP五十強。

在堅守傳統的同時,人們把打造現代化濱海城市作為迎接未來生活的目標。主城區東擴,一腳伸進九龍江出海口,那是數百年來千帆競發的地方,光榮與夢想匯集之地。清冽的海風蕩滌城市,「擁江達海,環灣外聯」,城市布局由此展開,人口、產業和城鎮向濱海地區聚集,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和廈漳泉大都市圈呼之欲出。「生態城市、工貿城市、濱海城市」,絲路榮光,重新出現在九龍江的波濤里,古老的城市正在勃發生機。

今天,走在漳州城,唐代的街、宋代的廟、明清的石坊、民國的商鋪,現代的高樓,影影綽綽,古榕參天,小橋流水、旗幔當風。入夜後,遊人如織,光影盈江,滿城燈籠,直上彩虹橋,古寺隔江,也是一片祥光。

一座千年古城的時代變奏,寫著初心與匠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