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與更年期共處

THE MERIT TIMES
文/鐘佩玲
字級
收藏文章
98觀看次
文/鐘佩玲

我因生理週期拉長、血量增多,至婦科門診就醫。醫師讀取我的抽血報告說:「雌激素20,卵泡刺激素84。」

「那是要進入更年期了嗎?」

「不,是早就進入了。而且已經……呃,在波動期了。」

返家上網搜尋,卵泡刺激素正常值小於10,超過30是進入更年期。怪不得醫師的表情像是:妳根本要停經了!

我天生一張娃娃臉,有些白髮但藏得很好,常被人誇說看不出孩子已上大學,總以為「老」字還遠在天邊。然仔細回想,這半年來確實出現各種身心不適:夜裡突然發熱冒汗,白天稍活動就汗流浹背,常忘記爐上燉著湯,記錯與人的約定。工作沒多久即呵欠連連,能完成的事只能減半。脾氣古怪,對小事斤斤計較,看什麼都不順眼。

最難受的是情緒起伏,時而焦躁,時而低落,老公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惹得我淚眼汪汪,連我都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趕緊打電話向媽媽求救。她說:「咁捂這款代誌?袂記啊。」而姐妹閨密多屬樂天派或年紀尚輕,無人有此困擾。惶惶惑惑一陣子,才在網路上找到一個更年期的討論社群。

群組裡皆是為更年期所苦的中年女生,大家的症狀五花八門:盜汗、熱潮紅、心悸、失眠,另有頭痛、耳鳴、憂鬱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等,因此聊天室充滿熱絡的提問與分享:荷爾蒙療法、多吃五穀雜糧、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健走晒太陽接觸大自然,助眠精油、熱敷眼罩,更有豐富的就醫資訊。大夥兒最常對彼此說:「我懂,我也是這樣。」「我們一起加油,一切會過去的。」

在迷霧裡摸索的我,跟著這群姐妹的腳步,似乎慢慢找到了方向。夜裡沒睡好可趁午休補眠,容易汗溼便勤更衣,烹煮時設定鬧鐘,冰箱上貼滿便條紙。察覺情緒不穩定,可以寫日記、聽音樂、找朋友傾訴、做瑜伽、騎腳踏車,或買份小禮物送自己。若是極度倦怠,怎麼都提不起精神,就請假回娘家,好好休息充電。

放鬆身心,意外發現陰鬱的日子也有清朗的時刻。

幾個月後再回診,醫師指著超音波螢幕說:「這裡有個卵泡,應該還有一次月經,可以用中藥調理再撐一下,也可以就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好了。」

過去數十年,我品嘗了戀愛的甜蜜,順利懷孕,生下兩個寶貝,有餘力兼顧家庭與職場,並赴世界各地旅行,得感謝卵巢一直盡責地工作。如今,逐漸失去荷爾蒙支撐的我,仍會夜半熱醒、忘東忘西、做事力不從心、莫名其妙發脾氣。然而,我已慢慢能接受,迷糊懶散的自己也蠻可愛,了解生氣暴走、憂鬱沮喪的情緒是難免,亦是暫時的。能均衡飲食、規律生活很不錯,但偶爾耍廢追劇,來點炸物甜食也無妨。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更年期風暴,給出耐心和溫柔,就像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一樣。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