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3】隨堂開示錄 134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2 當代宗教的實踐與發展 3-3 宗教與當代世界學術研討會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日本佛光山本栖寺庭園風光─華藏寶殿。圖/人間社記者道璞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2

當代宗教的實踐與發展  3-3

宗教與當代世界學術研討會
時間:2003年9月17日
地點:日本佛光山本栖寺法輪堂

藍吉富教授:昨天有人悄悄地問,如果下次要來這裡辦活動,大概要多少錢?

大師:關於這個問題,向大家報告:凡宗教發展都有階段性。我今年七十七歲,從十二歲出家到現在是六十五年,到台灣弘法也有五十五年了。最初到台灣,是在講習會、佛學班教書,一直到一九五三年,也就是五十年前到了宜蘭,開始和在家信徒講說佛法。那時候,我很注重年輕人,設立兒童班、學生歌詠隊、國文班,當然也有老人家的念佛會。
不過,當時的佛教比較重視老人,因為老人有錢,多少能有捐獻,相反地,青年有力,就不那麼受到重視。但是,四、五十年來,我要感謝很多的青年朋友,是他們增加了我的力量,補充了我的營養,讓我能走遍世界弘法,甚至創建了佛光山。
說到佛光山開山,早期我的理想不是很大,只是想把所寫的書賣了一點錢,用來建設一間簡單的房子,辦佛學院教書。假如大家參觀過佛光山叢林學院,就會發現,其中一間教室的窗戶有二層。事實上,最初的時候只有下面那一層,因為我沒有足夠的錢從事建設,只能將就把房子建得很低。但是沒想到建到一半的時候,忽然說要改建屋頂,這麼一來,房子太矮也實在不好看,只是說沒有錢還是無計可施,怎麼辦呢?後來因為我辦雜誌,有讀者捐獻,有了錢,就再加裝了窗子,把房子蓋得高一點,所以才有現在兩層窗子的情況。這樣一路走來,到現在也已經有三十八年了。
這一次出國前,住持和尚、所有重要幹部集合在一起,我說:「所有佛光山的出家眾,除了客堂以外,要退出所有的佛殿。」為什麼?不可以在殿堂裡化緣,不可以在殿堂裡接受金錢,有那麼需要錢嗎?淡泊的生活會沒有飯吃嗎?你們在那裡接受金錢,讓佛光山永遠停留在初創階段,不能長大啊!所謂「三十而立」,現在佛光山都快四十歲了,請響應我的「以無為有」,不要而有。
這一次我到韓國,是他們邀請我去的。我去了以後,無論如何他們都想要供養我,後來他們知道我不喜歡,就說:「那講個交情好嗎?幫你個忙,沒有錢的。」那也很好。不過,站在彼此感情、道義的關係以外,就沒有其他了嗎?有!那就是宗教的超越。
像有一些信徒經常會給我紅包。向各位報告,現在我不收紅包,哪一個信徒要給我,我都不願意接受。為什麼?他把紅包帶回去,可以買一餐很好的菜,讓全家吃得很歡喜,給了我,我用不到啊!當然,也有十年、二十年沒見面的信徒,會說:「那我要怎麼對你表示呢?你是我的師父耶!」我就說:「不要給我,你可以給佛光山,我是佛光山、我是佛光大學、我是南華大學,你給佛光山、給大學,就跟給我是一樣的。」
說到不要錢,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給他錢,或許他用不了,但是你寫文章表達心意,說他兩句好話,他卻可能受用一輩子。就算你不會講話、寫文章,也沒有錢,但是你有心,能祝福人家,歡喜人家發展、進步,這個功德更是佛法的真義。用金錢來交往,那是幼稚園、小學一年級的程度,高級一點的,除了金錢之外,還要有佛法,有佛法才有辦法,有金錢不一定有辦法。
歡迎大家以後帶親眷、朋友到這裡來,下面有一個區域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父母在這邊談話、辦講座,小孩子可以到那邊玩耍。我們很重視下一代,注重佛教要傳承,每一個中國人,雖然有人說他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終究還是流有佛教的血液,佛教幾乎是父母之教,希望大家把這種寶貴的血統再傳承給下一代。佛教的希望就在未來、在下一代!(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