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利用氫化酶 將空氣中微量的氫氣變能源 新型綠能 土壤細菌從空氣發電

THE MERIT TIMES
編譯/韋士塔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氫化酶的分子結構。圖/網路
氫化酶消耗氫氣的示意圖。圖/網路
土壤細菌能消耗空氣裡的氫,也可以產生電力。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澳洲科學家發現,一些土壤細菌在生存環境惡劣且缺乏食物時,會利用氫化酶(hydrogenase , Huc)消耗空氣中的微量氫氣,作為能量來源。在這個轉換過程產生的電流,或許將是未來運用空氣產生能量的關鍵。

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報告表示,Huc在未來可能為小型、永續的空氣動能設備提供動力,成為另一低成本清潔能源。

研究人員指出,細菌每年從大氣中去除7000萬噸氫氣。研究團隊分析一種「恥垢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的基因碼,這些細菌能在火山口、深海或南極等極端環境,消耗氫氣並從中獲取能量,直接產生電流。

報告指出,氫是最簡單的分子,由兩個帶正電的質子,透過兩個帶負電的電子形成的化學鍵(Chemical Bond)結合在一起。Huc產生電流的原理是打破氫鍵,讓質子分離,釋放電子;這些電子在細菌體內流入所謂「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為細胞提供能量。

研究團隊表示,氫只占大氣的0.00005%。由於濃度極低,消耗這種氣體相當不容易,目前所有已知的催化劑都無法辦到。此外,大氣中豐富的氧氣,會毒化大多數耗氫催化劑的活性。

為了探索Huc如何消耗氫,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Huc與恥垢分枝桿菌的細胞分離。經過數年的努力,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出高品質的Huc樣品,在80℃~-80℃的環境都能保有活性。

研究團隊隨後進行實驗,發現即使在氫濃度更低環境,Huc依然能消耗氫氣並產生電流,這代表利用Huc發電的條件相對簡單。此外,Huc完全不受氧氣抑制,這是其他耗氫催化劑所缺乏的特性。

為了評估Huc將氫轉化為電能的能力,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稱為「電化學」(electrochemistry)的技術,證明Huc能把氫直接轉化為電能,為電路供電。

研究人員指出,空氣中的氫氣可提供的能量很少,但或許足以為生物辨識監視器或簡單的運算設備供電。若提供更多氫氣,Huc就能產生更多的電力,並為更大的設備提供動力。

氫化酶發電的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仍需克服一些技術挑戰,才能發揮Huc的潛力。目前,實驗室可製造的Huc產量相當稀少,每次只能生產數毫克,研究團隊希望能大幅提升產量,擴大到每次可生產數公克,甚至是數公斤。

報告指出,Huc有如天然的電池,能利用空氣中或人為添加的氫,持續產生電流,是開發小型、永續的空氣動力設備的關鍵。純化的Huc可以長期穩定儲存,即使環境溫度出現變化,仍可穩定供電,加上有Huc的細菌無處不在,意味著未來一旦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Huc,就可以穩定地從空氣中獲得清潔能源。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