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9】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45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0觀看次
緬甸蒲甘風光。圖/莊美昭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 3

以五停心觀對治煩惱

對治貪瞋痴之病,要「以捨治貪」、「以忍治瞋」、「以覺治痴」。另外,對治心病還有五個重要的法寶,就是「五停心觀」。《新華嚴經論》說:「善治諸病者,世間四大不和病,以湯藥治;如煩惱病,以五停心觀、十波羅蜜治。」
五停心觀是對治心中煩惱魔障的五種觀想法門。分別是:


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眾生以穢為淨,看到花美就貪愛,看到俊男美女就心動,因此產生種種的執著、煩惱。不淨觀就是教我們觀想自他身體都是骯髒、不淨的,比方,你覺得花可愛,你要想到花長在泥土裡,上面有很多病蟲,有很多細菌,這樣你對花就不會執著了;你覺得那個人長得好漂亮、好美麗,但是如果了解這副臭皮囊是由因緣和合,只是一具帶肉的骷髏,是不清淨的,能如此觀想,自然貪愛、染汙的心就能去除了。
二、以慈悲觀對治瞋恚:有的人經常無端發怒生氣,惱亂他人;有的人看到別人行善,他不歡喜,看到他人行惡,他生瞋恨;有的人說,這個人我不喜歡,這個地方我不喜歡,這個時候我不喜歡;有的人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別人所說都是錯的,因此常與人諍論,於是生起瞋恚。
慈悲觀又稱慈心觀、慈憫觀,可以對治瞋恨心。佛教以慈悲為懷,這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慈悲的定義就是拔眾生苦,給眾生快樂。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是為魔法。慈悲就是佛性,慈悲就是智慧。慈悲是心存正念的服務濟人,慈悲是無我無私的利益眾生。慈悲是淨化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假如你有慈悲心,何必執著於自己喜歡不喜歡呢?慈悲不是佛教徒的專利,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人間有了慈悲,生命就會充滿無限的意義。中國有句話說:「仁者無敵。」套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慈悲沒有對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的艱難。慈悲是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讚美與鼓勵,有時以金剛之力來降魔,更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
三、以因緣觀對治愚痴:有一種人,認為我與萬事萬物都是實有的,或認為是實無的,這是執著邊見的愚痴;有一種人,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這是執著斷滅的愚痴;有一種人,認為人死了還是會投胎做人,這是執著人生恆常的愚痴;有一種人,認為修行是要極端地吃苦,不吃不睡,這是執著苦行的愚痴;有一種人,認為修行是要積極的縱樂,這是執著樂行的愚痴。
愚痴可以因緣觀來破除,愚痴是由於不明白真理。什麼是真理,就是因緣。佛教的三世十二因緣,說明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是相續之理;世間任何東西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是靠著很多的因緣,例如一間房屋,是由鋼筋、水泥、木材、工人、建築師等等的條件和合而成;一粒米,是由種子、土壤、陽光、水分、農夫的灌溉耕種等因緣而成。由此因緣觀想,宇宙大眾都是我的因緣,都在成就我,都是幫助我的好因好緣,因此我們應該心存感恩,要待大家好,如此懂得因緣法,就會知道眾緣和合的奧妙,就能化愚痴為智慧了。
四、以念佛觀對治業障:有一些人因為過去世身口意的造業,招感很多的業報,因此一生諸多不順。例如:想要賺錢,卻被人倒閉;想要行善,卻被人毀謗;出外常遭受意外,做人做事乃至修行,常給人怨怪等。用念佛觀可以對治業障,念佛觀是教我們念佛觀想佛的法身空寂無為,用來對治境界逼迫的業障;觀想佛的報身功德巍巍,用來對治我人經常心生惡念的業障;觀想佛的相好光明的應身,用來對治我人容易昏沉闇睡的業障。
五、以數息觀對治散亂:我們的心念,一會兒停在美國大女兒身上,一會兒到了上海大兒子家裡;一會兒住在天堂,一會兒墮入地獄;甚至時而心生善念,時而心萌惡念,可謂妄想紛飛。以數息觀可以對治散亂心。數息觀又叫「安那般那念」,是以數算自己的出入息,讓散亂的心能定住在一境。
此外,佛教的「禪淨雙修」,禪定能統一自己,不讓心念散亂,不讓魔軍得逞;念佛能淨化心靈,念佛念得專心一致,也能降伏妄想、雜念的病魔,不致擾亂我們。


佛教還有很多法門,像拜佛,拜佛必定要發願,有願就有力量抵抗魔軍;佛教講發心,發慈悲心、慚愧心、菩提心,發心的力量奇大無比。
再如提得起、放得下,以及般若、智慧、明理等,都是無上的妙藥,都可以治療我們的心病。
現在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可以說都遠不及佛教的這許多妙法。尤其心病最主要就是從「我」而來,《般若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把「我」空了,就可以去除心中的顛倒妄想。
不過,一般說「我執」容易去除,但還有「法執」,佛法所謂的「修行」,就是和八萬四千煩惱魔軍戰鬥,稍有不慎就被煩惱打倒了。因此,身心的疾病,一定要靠提高自己的力量,就如剛才講的智慧、慈悲、明理等等來對治。一個練武的人,要有十八般武藝,學佛的人也要能統理一些正規軍,也就是佛法的六度、四攝、八正道等等,有配備才能打倒魔軍,心理才會健康。
總之,要治心病,非靠自己努力不可。就像醫生開藥方給病人,但不能勉強病人吃藥,若病人不吃藥,病永遠也不會好。同樣的,佛法雖然能醫治心病,如果你不依佛法的指示去做,你的病永遠也不能痊癒。學佛,就是學習佛法,依佛陀的教示去實踐,不只要完全相信,重要的是要確實去實行,否則就如「說食數寶」,自己不能受用,佛法再好,又有何用!(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