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六祖壇經講話 坐禪品第五 問題講解9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文/星雲大師

(十)今日禪者的毛病在哪裡?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我們的智慧,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但是如果參禪不得法,也會成為禪病。

參禪,並非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參禪。歷史上,如裴休宰相、龐蘊居士、王陽明、蘇東坡等,都是在家的大禪匠。

參禪,也不一定要在寺廟、禪堂或佛殿裡才可以參禪。雖然唐朝的馬祖道一禪師創建叢林,百丈懷海禪師建立清規,為禪宗立下了千秋萬代的規範;但是真正的禪者,不一定要在叢林裡,也不拘於什麼法定規章,只要在山林樹下,就可以參禪,乃至河川水邊,也可以參禪。在家信徒在自己家中的客廳裡、地板上、床鋪上、沙發上,只要有一個位置能坐下來,就可以參禪。平時出門在外,利用搭機、行船、乘車時,也可以參禪。禪,不是從外在的坐相來看;禪,主要的是從心裡來淨化,來昇華,來參透,來悟道。

現在一般禪者的毛病究竟在哪裡呢?舉例說,大家墨守公案禪,講來講去,搬來搬去,就是過去禪師們留下來的公案。所以,過去在大陸江蘇揚州高旻寺的禪堂裡,有一個規矩,不准許講公案,就是怕禪者被公案左右,被公案迷惑了,找不到禪的真正意義。

公案怎麼成為禪病呢?過去有甲乙兩個寺院,寺院的師父每天早晨都會派一個沙彌到市場去買菜。甲寺院的沙彌比較靈巧,乙寺院的沙彌比較笨拙。有一天,兩個沙彌在路上遇到了,乙寺院的沙彌就問甲寺院的沙彌:「喂!你今天要到哪裡?」

甲寺院的沙彌回答:「我的腿走到哪裡,我就到哪裡去。」

乙寺院的沙彌一聽,不知道如何再繼續問,回去就把事情告訴師父,師父一聽,說:「你好笨喔!當他說『腿走到哪裡,我就走到哪裡』,你可以再問他一句:『假如腿不走了,你要到哪裡去呢?』」

乙寺院的沙彌說:「喔!原來這樣子!」第二天,遇到甲寺院的沙彌,他蠻有信心地問道:「你今天要到哪裡去?」

甲寺院的沙彌口氣改變了,回答說:「風吹到哪裡,我就到哪裡去。」

回答的話一變,乙寺院的沙彌不知道怎樣回答,回去又把這件事情報告師父,師父聽了以後,又說:「你好笨喔!當他回答『風吹到哪裡,就到哪裡』,你可以再問他:『假如風不吹了,你要到哪裡去呢?』」

乙寺院的沙彌說:「喔!原來是這樣!」

第三天,在路上又遇上甲寺院的沙彌,他又再問:「喂!你今天要到哪裡去?」

甲寺院的沙彌回答說:「我要上市場買菜。」乙寺院的沙彌又不知道怎麼回答。

話,從側面來講,你也不能體悟了解,從正面上來說,你也不能直下承當。所以,光從口頭上來論禪,不從心裡上去覺悟,像這種公案是不能悟道的。

公案禪是一種禪病,口頭禪也是禪病。口頭禪是禪學,是禪的學問,不是禪宗,不是禪行。口頭禪只是學了一些禪門的術語、禪門的掌故,搬來弄去,是沒有用的。

還有一種禪病,就是鸚鵡禪。看到過去的師父怎麼樣,我就怎麼樣,依樣畫葫蘆,鸚鵡學話,不知其義,那也是一種禪病。

禪是什麼?禪不是隨便的胡言亂語;我們不要以為禪師們講話顛三倒四,在顛倒裡面有他的順序。也不要以為禪師們的話自相矛盾,在矛盾的裡面,有他的統一性。禪,就好像是啞巴吃蜜,甜味點滴在心頭,你只有體會,而不能言傳。所以憨山德清禪師這樣說過:「夜深獨坐事枯禪,撥盡寒灰火不燃,忽聽樓頭鐘磬發,一聲清韻滿霜天。」禪,尤其不能形成野狐禪,不能變成枯木禪,枯木要讓它能遇到春風,能生發,也就是不要讓禪停滯,成為枯木死灰。

現在的人參禪,有時是為了保健,為了健康。禪,用來做為健康之道,當然無可厚非,可是,身體總有老病死;身體在無限的時間裡,總有它的歲月、年限。而禪是永恆的,不應該只是把它用在健康上面。當然,我們平常每天生活忙碌,能夠坐個十分鐘、二十分鐘,不但能消除身體上的疲勞,還可以澄心靜慮,讓你有再奮發的精神。不過,禪的重要意義,還是明心見性,不能光用口頭談說,用公案敘述,用身體枯坐,這許多所謂話頭禪、枯木禪、健身禪、鸚鵡禪,這都是一種禪病。

說到禪病,有的人以為禪沒有什麼形式,沒有什麼規則,可以信口開河,可以隨手拈來,其實這是錯誤的見解。有名的禪宗公案「野狐禪」,就是敘述過去有一個人問一位禪師:「假如一個人有了不當的行為,會不會有業報?會不會有因果?」

禪師信口回答:「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就是不會墮落到因果裡面,就等於不受因果的制裁,這是不合乎佛法的。所以,他這一字之差,五百世墮落為野狐身,後來遇到百丈禪師,向禪師求一句轉語,百丈禪師教以「不昧因果」,也就是無論什麼好壞都不離因果,終於幫助他脫離野狐身。所以,禪是不能隨便亂說的。

禪,也不能用分別心去參。過去有一位歸宗禪師,想去學五味禪,體會什麼叫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其實,禪本來是不應該有分別、有次第的,學禪最好是學一味禪,所謂「百川流入大海,同一鹹味」,江、河、溪水流到大海,都是同一鹹味。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在禪裡面是不可說,不可分別的。

有人問心聞和尚:「禪有禪病,究竟什麼是禪病呢?」

心聞和尚有一個很精闢的見解,就回答說:「衲子因禪致病的很多。」意思是說,有的禪師沒有經過禪學的專家指導,參禪就容易出毛病。病在哪裡呢?有的病在耳目,他以為禪是耳朵聽,眼睛看,所謂「揚眉瞬目都是禪」。其實,有時候揚眉瞬目也會成為病,因為,禪不是猜謎語,不能似是而非的猜想。有的人病在口舌,以為胡言亂語,隨便亂說,大聲吼吼就是禪,這是錯的,禪不是隨便亂說的。有的人病在手足,以為進退、指東畫西都是禪,其實都不是。所以,過去曾經有弟子問雲門禪師:「假如有一個人,他眼睛瞎了,耳朵聾了,口又啞了,可以參禪嗎?」

雲門禪師即刻呵斥:「既來請益,為何見而不拜?」

弟子趕忙就地一拜,剛抬起頭,雲門禪師揮起拄杖就打。弟子大驚,向後急退,雲門禪師哈哈大笑道:「你沒有瞎嘛!不要怕,來!你到前面來。」

弟子驚魂甫定,依言向前走了兩步。雲門又笑道:「你聽得到,沒有聾呀!」舉起拂塵,「你會嗎?」

弟子應聲說:「不會!」

雲門禪師又哈哈大笑道:「咦!你不是啞巴嘛!」

其實,就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聾子、瞎子、啞巴,只要有心,禪在心裡,禪不是用眼、口、耳來學的。

但是,也有參禪的人病在心;心裡有了分別、計較,就是病。真實的禪,所謂「窮尋究妙,超離於一切境界」,這才是禪。所以,禪非坐臥、非言說、非文字;禪,窮諸內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個時候,再也沒什麼可以滯目成病的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