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餐飲 5月創最強營收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9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5月零售、餐飲再創最強月營收!經濟部統計處昨日公布5月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收,零售及餐飲業營收分別達3763億元及829億元,均同步拿下同月新高,並分別拿下「連21紅」及「連13紅」。

餐飲業5月拿下多項紀錄,其中的餐館業、飲料店業營收拿下同月新高,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營收更是一舉拿下39億元,年增超過8成,均創下歷史新高。

批發業連7黑 跌幅比預估收斂

批發業5月營收為9457億元、年減12.9%,吃下連7黑,因機械器具批發業表現超出預期,跌幅與上月預估相比呈現收斂。

統計處預估,餐飲業6月、第2季及上半年營收可望年增25.9%至37.1%;零售業可望在3項營收達到8%至15%正成長;批發業同期營收則可望收斂至年減15%以內。

然而,統計處預估下個月餐飲增幅將從4成下滑至3成。對於是否已經撞上「高基期天花板」,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去年5、6月疫情再升溫,影響到國人外食意願,至少要等到7月才可能感受到基期對增幅的影響。

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 連12黑

經濟部統計處昨公布5月工業生產指數為85.03、年減15.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84.22、年減16.4%;兩項生產指數都陷入連續12個月、長達1年的負成長。

針對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統計處預估為73.36至83.36,年減20.8%至年減16.8%;2季及上半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則預估,雙雙衰退18%以上。

統計處上月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恐跌破2成,實際卻優於預期,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塑像膠製品均呈現大幅月增,汽車及其零件業一口氣月增超過3成。

上述訊息能否當作台灣製造業「谷底反彈」的訊號?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語帶保留,直說4月因清明連假,工作天數遠少於5月,所以許多產業都呈現月增,尚無法依此斷定是否已落底。

但5月並非毫無喜訊,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5月底庫存量指數逐月下探,雖然仍較去年同期高,但已相差不到1%以下,顯示去化庫存朝向好的方向,考量到終端需求仍偏冷,不太可能立即反映在製造業生產指數。

展望未來,工業生產指數已衰退超過1年,何時可因低基期形成跌幅收斂?統計處說,去年同期工業生產指數仍有破百,預估至少要到下半年,甚至第4季才可能感受到基期影響。

據統計處調查,按產值計算動向指數為49.3,預期6月生產指數將較5月減少。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