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耕鑫農業公司總經理 鄧小燕 多元經營 打掉價格天花板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蕭永航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鄧小燕拍攝水稻秋收宣傳視頻。圖/鄧小燕提供
鄧小燕(左)與同事在直播間內展示劍閣縣特色農產品「東寶貢米」。圖/新華社
文/記者蕭永航

「我身後是『東寶貢米』育秧基地,幾個月後進入成熟期,到時邀請大家親身體驗收割水稻。」日前,在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東寶鎮雙西村稻田裡,廣元耕鑫農業公司總經理鄧小燕帶著團隊拍攝推廣宣傳影片。

「東寶貢米」久負盛名。當地海拔適中,晝夜溫差大,所產稻米口感香甜軟糯,明清時成為進貢朝廷的「貢米」。由於受制於傳統種植方式,一直以來,稻米產量不高,種稻收益很少。

告別化妝品,脫掉高跟鞋

鄧小燕大學畢業後,在沿海城市有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然而,家鄉的發展滯後讓她難以釋懷。「『東寶貢米』品質上佳,家鄉又有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用現在的話說叫『自帶流量和光環』,何不把它好好做起來呢?」幾年後,鄧小燕毅然辭去工作,回鄉創業。

聽說鄧小燕要從城市回鄉種水稻,村民發出「鬧著玩兒」的質疑,響應者寥寥。「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只要種好水稻兌現承諾,村民嘗到甜頭後自然會跟著做。」一些農戶被鄧小燕的執著打動,和她簽約進行小面積嘗試。

她選用的高產「越年再生稻」慘遭「滑鐵盧」,試種的一百畝以失敗告終。不服輸的鄧小燕四處考察學習,邀請科研院所專家選育優良品種、實地指導科學種植。她「告別化妝品,脫掉高跟鞋」,頭戴草帽、捲起褲腳,扎進田間地頭,變成徹徹底底的「新農人」。

鄧小燕採用先進覆膜育秧技術試種的良種水稻大獲豐收,賣出了好價錢,愈來愈多的村民主動加入。她又以核心產區為示範,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生產,成立農業公司,創建自有品牌,通過直播帶貨促進銷售,以統一生產計畫、生產資料、技術培訓、技術規程、品牌包裝和保護價回收的「五統一保」方式運作,走上規模化種植優質水稻之路。

如今,「東寶貢米」的價格穩定在每公斤人民幣二十元左右,優質水稻種植面積超過一萬畝,帶動周邊八個鎮的二千多村民人均年增收約人民幣一點二萬元。

「大米是最普通的農產品,價格會有『天花板』,要想讓老鄉得到更多實惠,就必須多元經營。」在鄧小燕的帶貨直播間,除了「東寶貢米」,還有幾十種當地特色產品,以及資中血橙、攀枝花番茄、甘孜酥油茶、涼山土豆等四川其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每年銷量高達五千餘噸。

直播在線賣,打造好品牌

最近,鄧小燕又帶領團隊實施「網上鄉村趕集」項目,義務幫助老鄉將背到鄉鎮集市上售賣的部分米麵糧油、瓜果蔬菜、手工製品等,通過直播在線銷售。

「這種方式對老鄉來說,能更快賣掉農產品拿到錢;對網友來說,在買到地道農產品和特色產品的同時,可以間接感受傳統的趕集文化,一解鄉愁。」鄧小燕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將在四川巴中、樂山、內江等地建立農產品電商互聯配送中心,進一步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