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博士、科普博主】王旖旎 幸運能將熱愛變成工作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徐揚、于也童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圖/新華社
王旖旎為訪客介紹文物。圖/新華社
文/記者徐揚、于也童

「水星以水為名,表面卻異常乾燥,用『水星』為自己命名,是想表達我的視頻內容『乾貨滿滿』,我一直在努力呈現博物館中最吸引人的內容。」王旖旎這樣解釋帳號名「水星逛博物館」的由來。

王旖旎束著長馬尾,如她的名字一樣,文靜漂亮,這位從本科到博士一直研究考古、文物與博物館等相關內容的「九五後」姑娘,是遼寧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一名講師,也是抖音平台上擁有四百六十多萬名粉絲的科普博主。

王旖旎的科普短視頻內容專業、生動有趣,她帶著百萬網友在線探尋博物館裡的奇妙中國,讓一件件文物「出圈」,煥發新生機。

從「無人問津」到「被催更」

高考時,成績優異的王旖旎選擇了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她坦言,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愛好。「我有些『社恐』,與無言的文物打交道,讓我平靜又舒適。」

本科畢業後,王旖旎被直博保送到浙江大學,讀博期間,她更是常往博物館跑。「在學術研究和日常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與千年文明相遇的奇妙樂趣。」王旖旎說。

王旖旎發現,很多觀眾在「走馬觀花」式的參觀中,對博物館的館藏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讀。「在浙江省博物館,館方為了能讓觀眾看到鎮館之寶『彩鳳鳴岐』七弦琴的正反兩面,將古琴豎直擺放,可一位媽媽卻告訴孩子『這是豎琴』。在國家博物館,一位父親和孩子說金縷玉衣是古人打仗時穿的盔甲(實際應為喪葬殮服)。這讓我意識到,近年來,博物館『熱』起來後,知識科普也必須跟上。」王旖旎說。

二○二○年九月,王旖旎在抖音平台註冊了帳號「水星逛博物館」,拍攝「團隊」只有她和男友兩人,拍攝工具也只有手機。她說,視頻最大的投入是文案。

為製作一期視頻,王旖旎一般要花二到三天去構思,然後查閱大量資料。從博物館研究人員的論文,到海內外公開發表的刊物,她都會逐字研究閱讀。反覆打磨,冥思苦想,一期文案要改十遍乃至二十遍。

「我要求自己,視頻內容必須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對研究上沒有定性的內容,會盡量多放幾種觀點,和大家一起互動、討論。」王旖旎說。

從「無人問津」到「被催更」,如今,「水星逛博物館」帳號已發布了一百多期視頻,收穫了四百六十餘萬粉絲和五千多萬點讚。

透過視頻感受考古魅力

王旖旎帶著網民深入印山大墓,講述大墓設計者如何利用精妙的設計,與盜墓賊鬥智鬥勇;追問「免死金牌能保命嗎」等歷史謎團……將晦澀深奧的歷史知識變得有趣、接地氣,讓幾百萬人拉近了自己與文物之間的距離,了解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王旖旎坦言,自己很幸運,能將熱愛變成工作。如今,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她的教學內容正是自己喜愛的博物館方向。「收集拍攝素材、琢磨文案的過程,也是我的備課過程,學生都很喜歡我的視頻。」

王旖旎告訴記者,自己總能收到私信,很多高中生看了科普視頻後愛上考古,或決心堅持自己的考古夢,「這是我最驕傲的時刻。」王旖旎說,「很開心能讓更多人愛上考古,願意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從事這個行業。」

「多一個人看我的視頻,感受到文物、考古的魅力,就多一顆種子在他的心裡,說不定未來某一天,就能長成參天大樹了。」王旖旎說。

未來,王旖旎準備把鏡頭「拉得更遠」。「有機會想去外國的博物館看看,帶著大家看更大的世界。」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