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故鄉】共富工坊創辦人 姜鵬 返鄉創業 鄉愁當主題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郭妍廷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姜鵬團隊設計的部分竹產品。圖/新華社
姜鵬和妻子鄒霞在工作室門前留影。圖/新華社
文/記者郭妍廷

姜鵬返鄉和妻子鄒霞以「鄉愁文化」為主題,創立「一盒故鄉」共富工坊,還打造了故鄉第一個以竹產品為主的鄉愁體驗空間——鄉愁郵局,為家鄉農產品代言。



竹燈、竹龍、竹蜻蜓、竹蒸籠……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溪口鎮溪口村的「一盒故鄉」共富工坊裡,形態各異、生動細膩的竹製品讓人應接不暇。

這家工坊的創始人是姜鵬和他的妻子鄒霞。二○一八年,兩人辭去了在杭州一家動畫設計公司的工作回到老家龍游,在古村溪口租下一棟老房子,創立了這家共富工坊,取名「一盒故鄉」。

13歲就跟著學竹編

溪口鎮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鎮裡的竹編是當地人抹不去的兒時回憶。姜鵬和妻子鄒霞以「鄉愁文化」為共富主題,在創立「一盒故鄉」共富工坊的同時,還打造了龍游第一個以竹產品為主的鄉愁體驗空間︱︱鄉愁郵局,為家鄉農產品代言。

夫妻倆發揮設計專長,結合當地竹資源豐富的特點,通過「大師帶導師,導師帶工匠,工匠帶農民」的傳幫帶模式,邀請專業院校老師和設計師共同開發竹產品,帶動周邊二十餘名竹木師傅、一百七十多戶村民參與產品製作。

十三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做竹編的徐明光,是篾匠行業的能工巧匠。當竹製品逐漸被塑料代替時,他與許多篾匠師傅一樣,轉行去做了保安、司機。三年前,在一個竹篾大賽上,徐明光遇到了正在為工作室尋找篾匠師傅的姜鵬,面對姜鵬的邀請,徐明光欣然同意加入。如今,隨著竹產品的不斷開發和創新,徐明光對行業的前景愈來愈有信心。

作品得到更多認可

二○一九年,姜鵬團隊所設計改造的「小木馬」摘得「國家旅遊商品大賽」銅獎;二○二二年,竹製品茶葉罐禮盒,選送亞運會伴手禮;「鄉愁郵局」項目在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團隊設計的作品受到愈來愈多認可。

產品創新是重點,營銷創新也要跟上。姜鵬說,目前工作室在線上已開啟全平台電商直播,線下同步開展研學體驗、開闢特色展廳銷售。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增加了竹產品的銷量,還帶著村民走上致富路。二○二二年,農特產年銷售額達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參與村民戶均年增收人民幣二萬元左右,帶動村集體增收人民幣五十餘萬元。

「目前,我們聚焦好吃、好玩、好用、好看四類,共打造了三千餘款竹產品,包括生活用品、玩具等。」姜鵬說,另外,在「好玩」這一類中,工作室還開發了竹編非遺研學課程,讓更多孩子了解中國的傳統手藝。

溪口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也是浙江省第一批「未來鄉村」。溪口老街修繕後已有近百名青年創客入駐,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他們為古村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