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徐行】尋找燈籠蟲

THE MERIT TIMES
文/劉克襄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劉克襄

暑夏大清早,約有兩三星期,我都是懷抱著雀躍的心情出門。但觀看自然林木的興致並不大,多半只將心力放在一種樹和蟲身上──烏桕和燈籠蟲。

我要拜訪的燈籠蟲,全名「渡邊長吻白蠟蟬」,喜愛停棲在烏桕的樹幹,依靠刺吸式口器,吸食樹液過活。

許多這一屬的頭部,往往形成長頸,眼睛於頸底兩側,頂部末端呈明顯燈泡狀,故而有燈籠蟲之稱。這一種,有白色蠟粉,略帶滄桑,猶如幽魂,停棲於烏桕上時,又彷彿高舉著綠黃色的燈炮,總覺得是從聊齋出來的小鬼怪。

我按習慣走到土地公嶺農路,拜訪那棵手臂粗,高不及三公尺的小烏桕,看看樹上的燈籠蟲。除此,我也繼續在周遭的山區尋找烏桕。

最初在小烏桕發現三隻燈籠蟲,好像統一發票中獎般。畢竟那是多年來,在附近淺山的首次發現。此種燈籠蟲,也讓我想起最早的發現者──渡邊龜作。

上個世紀初,這位日本警察在北埔一帶郊野,熱衷於昆蟲採集,燈籠蟲是其中的重要發現。當然我的懷想也包括了,後來發生的余清芳事件。渡邊和其他十來位警察,在這回漢人和賽夏族起義的事件裡,不幸往生。

過去遇到牠時,泰半都是抬頭仰望,不比一片烏桕葉大,遑論看到其小如芝麻的眼睛,更未仔細端詳那長長的綠黃色頭部。如今在熟稔的森林小徑遇見,而且初次便有三隻,近在眼前,我的驚喜自可想像,當下也不放過拍照的機會。

但周遭都是雜木林和各樣的灌草,加上火龍果多刺,我很難挨近牠們身邊。太靠近或動作太大時,燈籠蟲還會機伶地橫向轉圈,輕巧地移動身子到樹幹的另一邊,避開可能的敵人。我試了好幾回,才有機會慢慢挨近。

除了這棵小烏桕,我同樣好奇,周遭其他烏桕是否也有燈籠蟲,一如龍眼雞固定在龍眼樹上棲息。

去年此間的龍眼樹,到處可見龍眼雞。牠也是燈籠蟲一屬,極可能是新近冒出的外來種。渡邊長吻白蠟蟬,一度是本地保育種,晚近可能數量較普遍而遭除名。但我在野外,只匆匆見過一二回,牠停棲在遠而高的烏桕樹幹上。

於是我開始注意住家附近的烏桕,注意它們的生長和分布狀況,進而尋找燈籠蟲。

烏桕俗稱瓊仔。得名由來,因鳥類喜食種子;另一說法,此樹上了年紀之後,根部黑爛成臼。烏桕木材的質地也因較有彈性,適合做為建材,所以坊間有「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苓」之說。

結果經此地毯式搜尋,平常以為常見的烏桕並不如想像的多,尤其像小烏桕一般高度的,幾乎未見幾棵。倒是有些野生大樹,零星散布於溪邊、舊農舍旁。

後來看到大量族群,居然是某一社區刻意栽種為公園樹種和行道樹的。它們都有一人抱的身形,高三四層樓。當然,我最大的樂趣還是發現燈籠蟲。但找了許久,始終未再發現其白色身影。除了小烏桕還有一二,三個多星期的探訪,紀錄付之闕如。

以前找龍眼雞,由一棵老樹開始探訪,逐漸發現許多龍眼樹都有。這些有龍眼雞分布的龍眼樹,往往不在路邊,也不一定是老樹,主要是較少干擾的隱密環境,車輛熙來攘往的地方便較難發現。

對照龍眼雞,我因而獲得一個結論。烏桕不論大小,若生長於次森林或開墾地邊緣,沒有太多人為的擾動,應該都有機會看到。小烏桕位於菜園的開闊地旁,又被層層次森林環繞,燈籠蟲擇此群聚,自是再好不過的棲息場域。

直到近日,我又有一驚喜。有天早上,經過一座兩百多年的古廟。廟後的小徑生滿青苔,溼滑難行。我在參拜後,抬頭赫見樹林的天空有烏桕葉子的身影。拾級而上後,意外地發現,竟是棵一人抱的老烏桕,枝幹橫生於林中,依附樹上的植被相當豐富。

重點是,當我抬頭,陰暗的樹幹上,竟有七八隻燈籠蟲。牠們雖偏愛群體營生,但並非集中一塊,而是三三兩兩,散布在各個角落。

這個發現印證了我的研判,只要沒什麼干擾,此一時節,原始一點的樹林,應該不難發現牠們。

隔天一早,我專程帶了望遠鏡,再興奮地前往。但可能是昨天午後有大雷雨,樹幹上僅發現兩隻,而且都停棲在高遠的樹幹。原本以為有了望遠鏡,可以看到更多更近的燈籠蟲。怎奈天氣來擾局,不免有些失落。

我往旁邊的馬路亂逛。有條寬敞的死巷,過去甚少走進去,這次因了燈籠蟲,發現路旁有一排高大的烏桕。長久以來,此地公路處於半荒涼狀態,這些烏桕在無人照顧下,意外地形成蓊鬱的老樣。每棵都附滿苔蘚和蕨類,一如古廟後頭那棵。

我仰頭搜尋,幾乎每棵樹上都能發現兩三個巨大的白色身影。取出望遠鏡,對焦凝視,果然都是燈籠蟲。這一排烏桕再度提示了,只要不是干擾過重的淺山,不再交通繁忙的馬路上,燈籠蟲都會著擎著頭上的小燈籠,等候人們的拜訪。

有此燈籠蟲隨時來照見,我的夏日淺山生活,因而多采多姿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